2021年山东省德州一中高考物理模拟预测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分析下列物理现象( )
(1)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
(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3)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
(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组卷:391引用:8难度:0.7 -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T1和T2下的压强p与体积倒数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气体由状态A等压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V组卷:277引用:9难度:0.6 -
3.如图所示为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图示P位置,用黄光照射阴极K时,电流表指针恰好不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82引用:2难度:0.5 -
4.如图所示,Rt为金属热电阻,R1为光敏电阻,R2和R3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V为理想电压表,现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
组卷:184引用:11难度:0.7 -
5.图1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cm处的质元,Q是平衡位置在x=4cm处的质元.图2为质元Q的振动图象.则( )
组卷:41引用:3难度:0.7 -
6.北京时间2020年12月22日12时37分,由厦门大学、天仪研究院和中国电科38所等单位联合策划研制的“海丝一号”卫星,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卫星过程如下:先将卫星送入椭圆转移轨道Ⅰ,然后再进入环绕圆轨道Ⅱ,如图所示。卫星先沿椭圆轨道Ⅰ运行,近地点为Q,远地点为P。当卫星经过点P时点火加速,使卫星由椭圆轨道Ⅰ转移到圆轨道Ⅱ上运行,在圆轨道Ⅱ上卫星运行周期约为120min。关于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94引用:1难度:0.6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
17.质谱仪是以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器为核心的电子仪器。离子源是使试样分子在高真空条件下离子化的装置。电离后的分子因接受了过多的能量会进一步碎裂成较小质量的多种碎片离子和中性粒子。它们在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取具有相同能量的平均动能而进入质量分析器。质量分析器是将同时进入其中的不同质量的离子,按质荷比
的大小分离的装置。质谱仪的部分原理图可简化为如图甲所示,离子源(在狭缝上方,图中未画出)产生的带电离子经狭缝之间的电场加速后,匀速并垂直射入偏转磁场区域,加速电场的电压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离子进入匀强磁场区域后,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打到照相底片上并被接收,形成一细条纹。若从离子源产生的离子初速度为零、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加速电压为U0时,离子恰好打在P点,PN为放置照相底片的离子检测区域,M为PO的中点。已知PM=OM=L,MN=mq(不计离子的重力以及离子在电场内加速时电压的变化与加速时间)。求:L2
(1)加速电压为U0时,离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的速度v1;
(2)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3)若要求所有的离子都能打在照相底片上,则离子进入偏转电场的时间范围;
(4)若偏转磁场区域为圆形,且与PQ相切于O点,如图丙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当加速电压为U0时,要保证离子进入偏转磁场后不能打到PQ边界上(PQ足够长),求磁场区域的半径R应满足的条件。组卷:190引用:3难度:0.5 -
18.如图甲所示,m1=5kg的滑块自光滑圆弧形槽的顶端A点无初速度地滑下,槽的底端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于左端导轮顶端的B点,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转。m1下滑前将m2=3kg的滑块停放在槽的底端。m1下滑后与m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滑块均向右运动,传感器分别描绘出了两滑块碰后在传送带上从B点运动到C点的v-t图象,如图乙、丙所示。两滑块均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A、B的高度差h;
(2)求滑块m1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传送带的长度LBC;
(3)滑块m2到达C点时速度恰好减到3m/s,求滑块m2的传送时间;
(4)求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组卷:457引用:7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