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河北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8/6 8: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这就意味着所有人或每一个人的富裕诉求都应得到尊重。因此,共同富裕也就意味着关切了每一个人作为人而拥有的人格尊严,让每一个人都能体面、优雅地生活。
          共同富裕首先意味着尊重每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富裕诉求。亚里士多德认为,虽然人们的整个生活以卓越品质和才智为前提,但同时“外部商品”如耕地、住房、衣服和家具等物质利益也必不可少。人们之所以追求物质生活富裕,是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作为种或类属的共同性、相似性,都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一分子,都具有维持自己生命存在的利益需求;追求物质生活富裕之所以值得尊重,是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自己作为人而存在的独立人格和尊严,也都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关切。
          共同富裕也意味着尊重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富裕诉求。个体的人不仅是物质性存在,也是精神性存在,因而物质生活富裕只是实现个体尊严的必要条件。作为精神性存在,人还有精神利益。精神利益的第一种体现是自由,自由自主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特征;第二种体现是道德,道德是人出于自由而自行设定、自觉遵守的行为规则,是自由的边界,具有自主的道德行动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特征。正是自由和道德使人赢得了超越于其他动物的独特尊严。因此,精神生活富裕诉求必须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否则就是对个体尊严的藐视。因此,一个社会如果在促进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精神生活富裕,即人们的道德觉悟、智力水平、健康素质、审美情趣的提升,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尊重个体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也是共同富裕的社会。
    (摘编自龚天平《共同富裕的伦理意义》)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实践必然有着许多特定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首先,从实践主体及社会覆盖面来讲,共同富裕的基础性要义,是实现全民共富,使全体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一方面,共同富裕,意味着在创造富裕、幸福、美好生活的社会变革实践中,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充分分享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全民共富不是全民均富,而必然是有差别的共富。
          其次,就内涵而言,共同富裕追求的富裕,不是单纯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是全面富裕。共同富裕实践是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社会形态变革进程,“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必然要求全体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文化精神生活、生态环境保护和政治权利等方面的需求会日益增强,需求的个性化差异也会日益显著。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落实到人的发展和共同富裕实践上来,就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
          再次,就实现途径而言,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社会财富创造、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的社会实践,必然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事实上,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在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决定着社会成员相互之间形成什么样的一种社会关系,进而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决定着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当然,只有在共建共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才能广泛地参与各个领域的社会生活,才能不断扩展社会交往关系,形成开放性心灵,促进精神世界的自由全面发展。
          最后,就实现过程而言,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一个先富带后富的长期奋斗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生产力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保证能够让所有个体都享有同等富裕的资源。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使人的发展能够最终摆脱物的依赖性。我国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共同富裕实践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充分认识共同富裕实践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和可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选自李小园《人类共同富裕实践的中国方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同富裕体现了每个人应拥有的人格尊严,它主要体现在每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两层面。
    B.精神生活富裕包含的范围很广,其中人们道德觉悟得到了提升,才算真正实现了整个社会尊重个体尊严。
    C.共同富裕的实践有着时代性,这种共同富裕并不是指全社会的每个个体都一样富裕,而是有差别的富裕。
    D.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经过一段漫长的奋斗时期,而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是其首要条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共同富裕,但前者侧重论证其意义,后者侧重论证其实践方案。
    B.材料一引用亚里士多德之语,旨在说明物质生活的利益保障对人们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C.打造共同富裕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但个人参与的方式需由社会成员共同来决定。
    D.即使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也无法保障富裕资源能让全社会每个个体同等享有。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共同富裕应该要两手抓,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B.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是为了带动更多人富裕。
    C.古代圣人孔子曾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D.共同富裕是总体性、全局性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形态。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论断加以分析。
    (5)当前,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鉴于这种实际情况,应如何推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6引用:2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尚火
    王剑冰
          哀牢山,太深厚,太崇高,太神秘,太艰难。包括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着多种崇尚的人们。
          其中就有尚火的彝人,说到火就可以想见这个民族的古老,他们对火的崇拜、喜好,是直接与生活有关的。所以我们艰难地进入哀牢山腹地楚雄州双柏县,来寻找显示着原始元素的符号。
          在这片土地上走,光深吸气就够了,不久就会感觉呼出来的气息已经带有了那种爽爽的湿润。
          一大片的茶园,浓浓的,泛着绿色的光。大山深处的茶是云雾雨露滋润的茶,端起茶园主人的美意,还没入口,就有一种清新入心了。而后在茶园中转,抚摸着或者说是呵护着从林间打来的阳光,那阳光疏疏离离地散在翠叶上。有人采了一芽,直接就放在了嘴里,而后一声赞叹出嗓。
          茶园是序曲,延展部在后边。那么就再次上车,再次盘旋在大山中。
          上到一个高处,车子不再前行,终于到达了法脿镇小麦地冲村,下车一步步爬上一个高处,上面竟然是平坦的,新采的松针铺了一地,散出清新的味道。这是山寨举行祭祀节会的场地,我们在这里要看傩舞表演。
          傩,那个汉字中最神秘的字,表示着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走这么远,这么艰难,就是冲着这傩舞而来。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有过信仰原始宗教的历史,并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巫师,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便称为傩或傩祭、傩仪。傩师所跳的舞便是傩舞。
          尚火的古村点起了熊熊篝火。有了火就有了一种热烈,一种神秘,一种期待。这是一个“倮倮”支系的彝人,我们要看的,是他们的“老虎笙”,一种围着篝火的关于虎的傩舞。
          据记载,早在六千五百年前,也就是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居住于青藏高原和西北一带的氏羌人创造了一种文明,它的象征就是虎,之后,伏羲的后代逐步向西南迁徙,演化成今天的彝族等民族。彝族的虎文化历史悠久,彝族崇虎敬虎,以虎为其祖先,认为天地万物都是老虎创造,觉得自己是老虎的后代,自称“倮倮”,也就是“虎族”。虽然同样以十二生肖纪年纪日,但是为首的不是鼠而是虎。彝族尚黑虎,举行祭祖大典时,大门上悬挂一个葫芦瓢,凸面涂红色,上绘黑虎头,以示家人是虎的子孙。
          双柏的小麦地冲村这个彝族支系称老虎为“倮马”,传说早年当地的彝族头人都要披虎皮,死后以虎皮裹尸进行火葬,表示生为虎子,死后化虎。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是这个彝族“倮倮”支系一年一度的“虎节”,虎节要跳“老虎笙”。
          鼓声再次响起的时候,一群汉子跳了出来,他们的脸上、手上、脚上分别用黑、红、紫、白等颜料画着虎纹,身上披着用灰黑色的毡子捆扎成的有虎耳、虎尾的虎皮。火势愈发猛烈起来,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红色的火舌蹿向了天空。这群“老虎”开始围着火堆起舞。
          老虎笙的舞者从全村成年男性中选出,由十八人组成。这十八个人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老虎笙是彝族虎图腾的“活史料”,它既是祭祀性舞蹈,自娱性也很强。由于彝人常年生活在大山中,刀耕火种,也就保留了古老的传统和生活方式。所以傩舞既古朴又原始。那些夸张的动作,显示着原始的野性,使人从中深刻感受到舞蹈的快乐。有些动作由慢到快,力度由弱到强,直至高潮。
          他们不时还会发出阵阵吼叫。现场显得纷攘而凌乱,而这纷攘中有一种气势,凌乱中有一种俊美。硭锣和羊皮扁鼓紧凑地敲,使得那种野性更加张狂。
          火与虎,成为走进哀牢山的人心中深切的记忆。
          火,仍然是火。
          犁铧正在火中渐渐烧红,有人用火钳取出,高高举起,猛然掼在地上,地上的绿草即刻冒出了青烟,接触松树的青针,立时燃烧起来。离得近的人感到了那种灼热。而巫者却光着两脚,用脚去亲密。人的脚踩上那滚烫的铁物,竟然没有听到皮肉的烧焦声。
          怎么,还要用舌头去舔?眼见得巫者伸出了舌头!闭上眼睛吧。过后问仔细,舌尖和脚上都没有涂抹任何物质,他们十分认真地保证,说完全是巫术。我还是搞不明白。
          合个影吧,真正的大山深处的彝人。看到一个气度不凡的人,着黑衣,戴宽大的帽子,帽子上遍插鹰羽,两只山鹰的硬爪顺着耳朵垂下来,爪上尖甲凛凛如生。这是山村的头领。头上所戴,是老辈头人传下来,已经传了好几代人。可以想见,多少年前的那只雄鹰有多大。
          我们围起头人,好好聊一聊,关于火,关于虎,关于鹰,还有彝人的生活以及哀牢山的广大。山寨在满是松针的竹篷里摆起长街宴,都是山里的特产。敬酒的歌儿唱起来,一波波地起高潮,热情张扬,气氛浓烈,不想喝也不行。周围满是金黄的苞谷,一串串高高地挂着,挂成了景象。不远处还有灰灰的草垛,粉白相间的房屋在山坡上,彩纹雕饰,鲜花满墙,显现着彝人的新生活。大大小小的水塘在周围亮闪,整个天空都映了进去。
          这是哀牢山深处的世外桃源。不能在这里久留,久留会舍不得离去。
    (选自《云南笔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太深厚,太崇高,太神秘,太艰难”的排比句形象写出了哀牢山地区给人们所带来的感受,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哀牢山地区是多民族的居住区,但作者扣住大山深处的彝人来作为叙述对象,这说明其它少数民族落后于彝人,其文化没有可写之处。
    C.双柏的小麦地冲村这个彝族支系居住于哀牢山的深处,文中用“茶园是序曲”“再次盘旋”“终于”和“世外桃源”等词语来进行照应。
    D.在彝人表演的火舞蹈中,烧红的犁铧十分灼热,而表演者的皮肉与亲密接触,却丝毫未损,没有涂抹任何物质的解释凸显了其神秘性。
    (2)关于文中“长街宴”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描绘了彝族人所吃食物和所居住的环境,体现了彝人当今新生活。
    B.用敬酒时“不想喝也不行”的气氛突出了彝族人热情好客的品质。
    C.长街宴上,歌声不断,当地特产,十分精美,勾起了我们的食欲。
    D.本段“金黄”“灰灰”“粉白”等颜色词给读者带来视角上的印象。
    (3)作者对哀牢山风物人情的感受存在着一个变化过程,请简要概括。
    (4)文中所写彝族虎文化历史的用意何在?试加以探究。

    组卷:12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待到雨季完全结束,①       。夏日本就炎热,随着能带来些许凉意的雨慢慢隐匿,人们便开始了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潮湿又闷热的“三伏天”。“伏”是伏藏,因为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而“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具体日期由节气和干支纪日互相配合来决定。
          入伏之时,刚好是北方农人刚刚忙完麦收的时候,新粮满仓,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做面食,于是民间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此外,②        ,汉代有关于汉武帝伏日赐肉于东方朔的故事流传。其实,从小暑开始,田间多种谷物都有了新一轮的收成。小暑时成熟的有苞谷、黑豆、黄豆等,大暑时成熟但小暑时便可食用的有高粱、南瓜、红薯等,这些农作物的收获也使得小暑有了“食新”的习俗。所谓“食新”,也就是品尝新粮食,人们割下刚刚成熟的谷物,先做成祭品与神灵和祖先分享,感激自然的赐予与先人的庇护,③       
    (1)下列句子的引号与文中“三伏天”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
    B.科研团队完成了动力技术系统设计这一之前被合作单位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C.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带着贫困农民在地里种土豆,他感慨“我们应该早点来”。
    D.我们知道,“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冰冻水资源哺育着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组卷:9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新东方“中关村五大天团”出圈后,人气飙升。其中,寸头、方脸,皮肤因为痘印看起来不太光洁,被调侃长得像“兵马俑”的董宇辉,成了时下最火的大主播。他把直播带货,带出了诗意,卖6块钱一根的玉米,从历史讲到哲学,从仲夏阳光讲到莎士比亚。原先从事教育培训的新东方的主播们,虽然当时转型做直播带货备受质疑,但他们用轻松自在、分享知识、交流人生经验的方式带货,创造了一种新模式。对于他们的出圈,有人说,除了在直播间传播知识,他们身上那股重头再来的勇气,和“干什么都像样”的职业精神,或许才是打动网友的更深层次原因。
          阅读以上材料后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7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