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19 9:30:7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 1.某同学利用马铃薯匀浆液做了如下实验,结果与预测不符合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结果
    A 2mL马铃薯匀浆中加入5滴碘-碘化钾溶液,振荡混匀 溶液变蓝色
    B 2mL马铃薯匀浆中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振荡混匀 有红黄色沉淀生成
    C 2mL马铃薯匀浆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振荡试管混匀,再加入5滴双缩脲试剂B,混匀 溶液变紫色
    D 2mLH2O2溶液中加入2滴马铃薯匀浆液 大量气泡产生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2.Na+—K+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膜的一种载体蛋白,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出细胞外,同时将K+运进细胞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7
  • 3.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所选用实验材料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材料
    A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光合色素实验 洋葱鳞片叶
    B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 黑藻幼嫩小叶
    C 观察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 白萝卜匀浆
    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大蒜根尖

    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4.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分裂时,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8
  • 6.如图是某杂合子玉米测交过程及结果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该过程中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属于(  )

    组卷:23引用:3难度:0.8
  • 7.某人模拟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①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②用14C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以上两组实验经过适宜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等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4难度:0.7
  • 8.甲~丁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24..为解决生活污水(以有机物为主)的净化问题,某地将一废弃河道改造成一个人工湿地,该人工湿地中的生物主要有芦苇、荷花、金鱼藻、黑藻以及人工放养的鱼、虾、蟹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人工湿地不同的种群通过复杂的
     
    形成群落,芦苇、荷花及金鱼藻在空间上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生产者形成这种空间结构的主要意义是
     

    (2)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3)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输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到次级消费者的原因是
     

    (4)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5.习近平主席于2021年10月12日下午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包括
     
    三方面内容,它是数十亿年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的结果。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为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种保护措施属于
     

    (2)习书记指出,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防沙治沙生态工程中可利用草方格阻止沙丘移动,在选择草本植物类型时要注意与当地气候相适应,这主要体现生态工程所遵循的
     
    原理。
    (3)习书记强调,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物质的分层分级利用,这主要体现生态工程所遵循的
     
    原理。同时要以人民福祉为中心,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等多面共赢,这主要体现生态工程所遵循的
     
    原理。应用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系统整体性原理强调: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
     

    (4)为缓解温室效应,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请你为我国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至少答出两点)。

    组卷:8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