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教研集团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5/1/1 16: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0分)
-
1.进入新学期,小明就成了一名初中生了。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他和同学们聊了起来。以下是他们的聊天内容,你不赞同的是:( )
小华:上了初中,我就是大人了!再也不需要爸爸妈妈操心了!
小丽:是呀!我们跨进中学校园,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小鹏: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小静:对!中学阶段就是初中阶段,这个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小宇: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组卷:15引用:16难度:0.6 -
2.一个人该如何坚持理想,“时代楷模”张桂梅做了最好的注解。她拖着病体,战胜千难万难,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千余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1引用:8难度:0.8 -
3.进入初中生活,面对新的挑战,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 )
组卷:7引用:7难度:0.9 -
4.“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为此,今年“五四”期间,介休某中学举行了“中国梦,少年行”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表感想。以下同学发言,你赞同的是( )
①每个青少年的成长都关联着民族的复兴
②青少年还小,中国梦离我们很遥远
③“少年行”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④青少年要敢于做梦、勇于追梦组卷:73引用:39难度:0.9 -
5.梦想像一粒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有梦想的日子,就有希望在生长。少年应有梦,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梦想( )
①是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愿望
②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③能带来希望,少年应该不懈追梦,努力圆梦
④应该与个人的人生目标和时代脉搏相连组卷:91引用:21难度:0.9 -
6.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
①体现了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生活处处是学习
②有利于打开学生的生命视窗,让其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
③说明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过时,不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
④是因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才能真正学到知识组卷:51引用:21难度:0.7 -
7.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③编织好自己的梦想,就等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④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组卷:131引用:35难度:0.9 -
8.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伴随着活动的深入,读书学习越来越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列关于学习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学习的表现就是接受和掌握
②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③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④学习点亮生命,伴随我们成长组卷:184引用:57难度:0.8 -
9.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助力中国梦,需要从你我做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会( )
①不懈追求,努力拼搏,艰苦奋斗
②把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③把梦想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之中
④学会科学用脑,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组卷:66引用:23难度:0.9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2,29题12分)
-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小明的老师对他的评价:热心帮助同学,主动关心集体的建设,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学习方面容易马虎,作业比较粗糙,最近学习成绩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
材料二:小明的对他自己的评价: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如同学病时,主动帮助同学;容易与人相处,如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比较容易原谅对方;做事效率高,如在学习中,写作业总是很快。
(1)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小明分别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自己的?
(2)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人的评价?组卷:5引用:5难度:0.8 -
29.田子君,从小因病双腿瘫痪,由于身体所限,她在家自学完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而后又进修了心理学。手握不住笔,她就用右脸紧贴笔的手,借助头的支撑力,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完成每一个字。她十六岁开始文学创作,多篇文学作品获得征文奖。她将自己努力耕耘的文学田地里长出来的小小果实--微薄的稿费,与山区那些失学的青少年和贫困的残疾人分享;她开办《子君书屋》,为留守儿童无偿提供心灵陪伴;她利用自己对心理学知识的精通,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残疾人心理公益网,对残障弱势群体的心理咨询进行公益援助。
(1)田子君虽然残疾,却没有自卑。这启示我们应如何接纳和欣赏自己?
(2)结合材料,说一说我们应如何学习田子君,做更好的自己。组卷:27引用:7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