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为明学校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 1.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14引用:10难度:0.9
  •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组卷:40引用:2难度:0.6
  • 3.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行消毒。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组卷:804引用:41难度:0.5
  • 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组卷:134引用:8难度:0.6
  • 5.下列实验中,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组卷:210引用:5难度:0.6
  • 6.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如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5难度:0.6
  • 7.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406引用:4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 22.某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进行探究:
    【探究一】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分别取5mL 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 O2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温度(℃) MnO2粉末用量(g) 反应时间(t)
    30 35 0 t1
    30 55 0 t2
    5 20 0.1 t3
    15 20 0.1 t4
    (1)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若t1>t2,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2)能证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其浓度有关的实验组合是
     
    (填实验序号)。
    【探究二】探究氧化铁(Fe2O3)能否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Ⅰ.往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 5%的H2O2溶液,向A试管中加入0.5g氧化铁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支试管中。 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试管中①
     
    Ⅱ.待A试管中不再产生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Ⅲ.待实验Ⅱ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将试管中的固体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所得固体质量为②
     
    g
    实验结论
    (3)请将上面表格中①②两空格的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4)实验Ⅱ和Ⅲ的目的是
     

    (5)写出氧化铁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三】比较探究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6)实验设计:对比实验需控制变量。在探究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时,除了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和浓度保持相同外,还需控制相同的变量为(填写两项)
     

    (7)分析与结论:实验小组根掘实验数据绘制了两种催化剂的实验时间与氧气体积关系图(如图)。依图分析,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是
     
    (填序号)。
    A.催化效果基本相同
    B.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C.氧化铁催化效果好
    D.无法判断

    组卷:41引用:2难度:0.5
  • 23.“漂白”和“抛光”是加工行业应用最重要的两道工序。
    (1)用硫磺熏制的工艺品,用水浸泡可降低SO2的含量,据此推测SO2具有的物理性质为
     

    (2)SO2和CO2化学性质非常相似,请预测SO2的化学性质。
    预测化学性质 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①能够与
     
    反应
    将SO2通入
     
    则预测成立。
    ②能够与
     
    反应
    将SO2通入
     
    则预测成立。

    组卷:5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