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7 14:0:2

一、积累与运用。

  • 1.语文老师组织同学们阅读诗歌,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下面是某班同学阅读《艾青诗选》写的读后感,请你阅读完后,完成下面的任务。
          艾青的诗,较多地将个人的悲欢①_____时代的悲欢里,②_____着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现实的生活和斗争,并由此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真切自然,毫无③_____。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走头无路的战乱岁月,还是在④_____的太平年代,恪守自我本真,写作已然成为了他的生活方式。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形消骨立的他所创作的长诗《向太阳》和《火把》,不为世俗折腰,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焕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激越、奔放的笔触讴歌光明,让反动派自惭形秽;建国后,他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他的“归来”之歌,思想更为浑厚,内容更为广泛,情感更为深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的“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正如他自己所言,_____。
    (1)请找出其中正确的一项
     

    A.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走头无路”不要写成“走投无路”。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恪(gè)守、自惭形秽(suì)
    C.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折(zhé)腰、折(shé)本。
    D.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气概”应为“气慨”,“形消骨立”应为“形销骨立”。
    (2)请你帮他选出空格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①融入 ②反映 ③矫揉造作 ④政通人和
    B.①融入 ②反应 ③附庸风雅 ④风平浪静
    C.①溶入 ②反映 ③矫揉造作 ④政通人和
    D.①溶入 ②反应 ③附庸风雅 ④风平浪静
    (3)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建国后,他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他的“归来”之歌,思想更为浑厚,内容更为广泛,情感更为深沉。(把“内容更为广泛”放到“情感更为深沉”后面)
    B.建国后,他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他的“归来”之歌,思想更为浑厚,内容更为广泛,情感更为深沉。(把“一如既往”改为“一反既往”)
    C.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的“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把“的诗歌美学”去掉)
    D.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的“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在“诗歌美学”后加“主张”)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意识地避免用华丽词藻来掩盖空虚
    ②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选择的主题
    ③不含糊其词,不写为人费解的思想
    ④以一个意象来表明一个感觉和观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组卷:40引用:3难度:0.5
  • 2.关于文学常识和传统节日,不正确的一项(  )

    组卷:19引用:1难度:0.5
  • 3.古诗文默写。
    (1)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夕贬潮州路八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寂寂江山摇落处,
     
    !(《长沙过贾谊宅》)
    (4)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5)苏轼的《水调歌头》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
     
     

    (6)《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生死未卜的诗句是:
     
     

    组卷:1引用:1难度:0.7

四、名著阅读。

  • 10.阅读《树》,回答问题。
    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下列关于上面的诗歌的理解与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485引用:6难度:0.8

五、表达与交流。

  • 11.作文。
          以“惊喜”为题目,写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健康;不得抄袭或套作;除诗歌外,体裁不限。(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透露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组卷:4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