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大联考高二(下)段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如图为人肝组织的内环境示意图,①~④均为体液成分,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8引用:2难度:0.8
  • 2.神经细胞膜外的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效应,适宜的血钙浓度对保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兴奋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3.某人由于情绪激动呼吸过快,体内CO2不足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对于此类患者,使用面罩吸氧是最常见的救治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4.Na+通过离子通道内流形成的跨膜电流称为内向电流,而K+通过离子通道外流形成的跨膜电流称为外向电流。用通道阻断剂TTX处理后内向电流消失,用通道阻断剂TEA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5
  • 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6.2022年12月31日,一位旅行爱好者带2岁的儿子登山赏雪,不料迷了路。获救时两人全身湿透、体力透支,孩子已出现失温症状。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7
  • 7.水中毒又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指当机体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停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8.“应急”和“应激”是机体在受到伤害性刺激的状态下,同时出现的保护性反应,前者反应迅速,由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主导,侧重于动员机体潜能以提高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应变能力,后者反应相对缓慢,由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主导,侧重于增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机体适应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9.新冠病毒有多种变异毒株。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是负责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重要蛋白,中和抗体能够与病毒的刺突蛋白结合,使病毒丧失感染力。与既往毒株相比,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存在大量突变,因此具有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 28.如图是生态学家对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的能量流动分析,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NP=GP-R,单位为J/(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可以体现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答出两条)。分析图中数据可以发现营养级Ⅰ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向营养级Ⅱ,原因有
     
    (答出两条)。
    (2)据图中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约为
     
    J/(m2•a),其中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NP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
     
    的能量,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分析,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填“不变”“减少”或“增加”),因为
     

    (4)稻田常规管理离不开除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人工除草的意义是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29.朱鹮是我国一级保护鸟类,陕西省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历经多年保护,生态环境逐渐得以修复。野生种群栖息地面积和野生朱鹮的数量大幅增加,摆脱了朱鹮种群极度濒危的状态。2007年后,陕西省在多地进行野化放归。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种群数量的特征角度分析,建立人工繁育基地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朱鹮的
     
    率,通过野化放归活动将朱鹮释放到其历史分布区再引入种群,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的角度分析属于
     
    (填“就地保护”或“易地保护”)。
    (2)朱鹮主要以鱼类为食,与朱鹮同生境中的黄鼬除了捕食鱼类外,也会盗食朱鹮的卵和幼鸟,说明黄鼬与朱鹮之间存在
     
    关系。在繁殖期,未配对的雄性朱鹮会用喙拾起树枝或树叶向雌性朱鹮求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
     
    信息。朱鹮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科学性极强的系统生态工程,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把当地的农民纳入朱鹮保护体系,聘用农户来当信息员,协助保护区收集周边朱鹮活动的情况,形成“保护区+社区+农户”的保护模式,实现朱鹮种群数量和社区经济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
     
    原理。
    (3)“S”形增长曲线的增长率最大值一般发生在种群密度最低时(增长率如图中a曲线所示),但有些生物在种群密度很低时其种群数量是下降的(增长率如图中b曲线所示),原因可能是一定的种群密度对于有效地寻找配偶和逃避敌害是必不可少的。曲线中S对应的种群数量称为
     
    。若一个符合b曲线的种群其M和S的值分别为100只和600只,如果种群起始数量为150只,则该种群的最终数量可能会稳定在
     
    只左右。研究人员调查了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的年龄结构发现其处于增长型,若此时该种群数量为X,则可以推测X处于图中b曲线的
     
    范围内。

    组卷:8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