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修2《2.1 群落的结构》2023年同步练习卷(1)(1)
发布:2024/8/4 8:0:9
一、选择题
-
1.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
组卷:3引用:3难度:0.7 -
2.下列不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 )
组卷:22引用:8难度:0.9 -
3.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8 -
4.判断一个群落中的优势种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
组卷:21引用:5难度:0.8 -
5.下列说法中没有体现捕食关系的是( )
组卷:14引用:3难度:0.8 -
6.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5难度:0.7 -
7.某水池中有a和b两种生物,在某一时刻投放生物c,则生物a和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7
三、解答题
-
21.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有时并不是直接的。一个物种会通过与第二个物种的作用而影响第三个物种,这种效应称为间接效应。沙漠中的啮齿类动物和蚂蚁都以某植物种子为食,如图表示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的啮齿类动物的数量变化对蚂蚁相对数量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实验区域中蚂蚁相对数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加,
(2)生态学家对蚂蚁相对数量减少的原因做了进一步探究。研究发现,啮齿类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而大粒种子发育成的植物比小粒种子发育成的植物更具有生存优势。据此,尝试用间接效应的观点解释蚂蚁种群相对数量下降的原因:
(3)以上材料体现的种间关系有组卷:5引用:4难度:0.7 -
22.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一个物种按生理要求及所需资源占领的生态位称为基本生态位,由于物种相互作用而实际占领的生态位称为实际生态位。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藤壶甲生活在浅水区岩石上而常暴露在空气中,藤壶乙生活在深水区岩石上而很少暴露在空气中,在深水区藤壶乙常把藤壶甲从岩石上排挤掉并取而代之。科研人员将藤壶乙从深水区岩石上清除掉后观察到藤壶甲可以很容易占据深水区,而藤壶乙却不能适应浅水区岩石环境。据此分别分析两种藤壶的基本生态位与实际生态位的宽窄关系为:藤壶甲
(2)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重叠而产生竞争,两个生态位重叠的物种在组卷:30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