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多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A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9 -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500引用:50难度:0.9 -
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48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6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
组卷:84引用:4难度:0.8 -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9引用:5难度:0.8 -
5.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6 -
6.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收集满,最好的方法是( )
组卷:960引用:101难度:0.9 -
7.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8.化学符号“O”除表示氧元素外,还能表示( )
组卷:14引用:3难度:0.9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
24.小南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少许浓氨水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注:在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
(3)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组卷:136引用:5难度:0.7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
25.如图是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及探究其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请回答: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该实验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用C装置,理由是
(4)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请分析原因是
(5)如图F所示,在做该实验时瓶底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6)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与实验室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本质区别是
(7)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氯化氢气体(HCl)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盐酸;小芳同学用加热固体氯化钠和浓硫酸起反应的方法制取氯化氢,她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组卷:1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