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三(下)第七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18分)
-
1.(1)雾霭飘渺,如幻如梦,笼罩着三千巍峨雄峰,缠绕着森林的茂密苍翠。人在酣睡,山在酣睡,雾却醒着,弥漫行走于山峦之间。赶在太阳升起之前,迷蒙山之空灵。浸润森林之苍翠,陡添山林之神秘。曙色初露,绚丽喷薄的朝晖,似万把利剑戳向雾的妖娆,它知趣地隐藏起妩媚,收敛起缭绕,隐匿于山林。苍茫的山脉和叠涌的群峰此刻便带着绿色的韵律,沐浴着清晨的萌动,开始谱写新一天的篇章。
(2)奇峰三千,保持着头角峥嵘的独立,瘦骨嶙峋,巍峨挺拔。危崖崩壁,多数山峰拒绝了从猿到人的一切足迹。目光一点点拥过诸峰,但见那似物、似鸟、似兽、似人……造型形态各异,竟然浑然天成,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天机独运。秀美的群山,你带着历史的沧桑,_____,_____,_____,如一副动情的山水画,留下了真实镜头中天然的一笔。装点着张家界无垠的美丽。
(3)漫步曲径通幽、空气宜人的林间小道,攀登气势磅礴、云雾缭绕的奇峰异石,泛舟山水一色、水波荡漾的高峡平湖,在张家界读树是一种乐趣和享受,然而,要读懂这些树却又是那么的不容易。仰望那峭壁千仞上气势磅礴的座座翠峰,无不对那里的树发出感慨,每尺瘠土,必定有苍松或翠柏,婷婷笑傲人寰。
(4)山溪间潺潺的( ),( )着清澈如玉的涟漪。闪烁着淙淙嬉戏的雪浪花。用五彩缤纷的( )。弹奏着大自然的心曲,( )了绿色的恋歌。每一朵浪花,每一滴水,都清澈透明,折射着粼粼波光。碧水含秀,映照着群峰的苍茫。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A.浸润(jìn) 喷薄(pēn) B.妖娆(ráo) 似人(shì) c.潺潺(chán) 亘古(gèn) D.瘠土(jí) 脊梁(jǐ) A.雾霭 飘渺 B.巍峨 弥漫 C.山峦 峥嵘 D.一副 嬉戏 A.流泉 抖动 音符 唱响 B.泉流 颤动 音符 唱响 C.流泉 抖动 音乐 唱出 D.泉流 颤动 音乐 唱出
A.瘦骨嶙峋
B.巍峨挺拔
C.浑然天成
D.巧夺天工
(5)依次填入语段(2)中画钱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站在鲜活的大地上,用植骨的脊梁,担起历史的重任
②从亘古的烟雨中踏浪而来,泼墨出天然纯朴的文字
③用灵魂紧贴大地,堆垒起千百年的秀色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6)选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
B.描写
C.抒情
D.议论组卷:9引用:1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
-
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书湖阴先生①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注】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倔邻里好友。②排闼:推门,撞开门。闼:小门。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A.王安石
B.曾巩
C.辛弃疾
D.苏轼
(2)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赋予水以灵性,生动写出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C.“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惧,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翼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皈。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或谓君不善学 或:有人 B.莫逾自厌 厌:满足 C.李生故寻王生 故:特意 D.王生惊觉,谢曰 谢:感谢
例句:夫普学者不耻下问。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世之谬其传面莫能名者。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组卷:7引用:1难度:0.5
五、应用文写作(12分)
-
8.根据下面材料,写一篇应用文。
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明进步的坚实阶梯。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XX学校荷韵文学社与语文组联合举办“与雷锋同行”征文活动,热情讴歌雷锋精神,大力颂扬校园中涌现的先进模范,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
请你代拟一则征稿启事。
要求:符合格式,语言简洁,250字左右。组卷:9引用:1难度:0.5
六、作文(4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历经万险,达到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2020年底,“脱贫攻坚”历时八年,披荆斩棘,圆满完成目标。路是走出来的,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
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以“丝绸之路”为新起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连通世界。2021年,中国开启“乡村振兴”新计划。每个人都在路上,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
上述材料,给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材料提示,结合你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组卷: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