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如图甲,足够长木板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右端放置一小物块。在t=0时刻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1s后撤去F,此后木板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1kg,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90引用:8难度:0.5 -
2.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水平旋转圆台上,用细线连接并固定在转轴上。已知物体与圆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μmg,A的质量为2m,B、C的质量均为m,A、B离轴的距离为R,C离轴的距离为2R,重力加速度取g,当慢慢增加圆台转速,最先滑动的是( )12组卷:430引用:2难度:0.6 -
3.电场分选是在高压电场中利用入选物料之间的电性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如图所示为两类粒子组成的混合物从漏斗漏出后经过起电区(未画出),然后沿分选电场的中线进入分选电场,起电区高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粒子起电后进入分选场时的速度可认为是0,已知两类粒子的质量和起电后的电荷量分别为m、-q和2m、+q,分选电场两极板的长度均为H,两极板的下端距地面的距离均为3H,重力加速度为g,调整两极板间电压的大小让质量为m的粒子刚好打不到极板上,不计空气阻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4引用:5难度:0.4 -
4.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木板M放置在足够大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轻质刚性竖直挡板,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4N,质量为1kg的可视为质点物块m恰好与竖直挡板接触,已知M、m间动摩擦因数μ=0.5,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初始两物体均静止,某时刻开始M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F与M的位移x的关系式为F=3+0.5x(其中,F的单位为N,x的单位为m),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组卷:223引用:5难度:0.5 -
5.如图1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导轨上端接入阻值为R的电阻,其他部分电阻不计,导轨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有效电阻为r的金属棒MN从导轨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滑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保持良好接触。从金属棒由静止释放开始计时,关于图2中甲、乙、丙、丁四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25引用:8难度:0.5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
15.如图1所示,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注射器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将注射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逐连接起来:
②缓慢移动活塞至某位置,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此时射器内封闭气体的体积V1和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1;
③重复上述步骤②,多次测量并记录;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相应图象,分析得出结论。
(1)在本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不变的量是气体的 和 ,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2)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推拉活塞时,动作要快,以免气体进入或漏出
B.推拉活塞时,手不可以握住注射器气体部分
C.活塞移至某位置时,应迅速记录此时注射器内气柱的长度和压力表的压强值
(3)某同学测出了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几组压强p和体积V的值后,以p为纵轴、为横轴,画出图象如图2所示,则产生的可能原因是 ;1V
A.实验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
B.实验过程中气体温度降低
C.实验过程中有漏气现象
D.实验过程中外面气体进入注射器,使注射器里面气体质量增加了
(4)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另一位同学重复了上述实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均正确.环填温度分别为T1、T2,且T1>T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可能正确反映相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图3中的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5)在相同温度环境下,不同小组的同学均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了实验,并在相同坐标度的情况下画出了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4所示,对于两组的图线并不相同的结果,他们请教了老师,老师的解释是由于他们选取的气体质量不同,若4个小组所选择的研究对象的质量分别是m1、m2、m3和m4,则由图可知它们的大小关系是m2m1;m3m4(选填“大于”或“小于”)。组卷:86引用:3难度:0.5 -
16.学习了传感器之后,某物理兴趣小组找到了一个Pt100型金属热电阻R,想利用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特点来制作一个简易的温度计。兴趣小组查到了该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一些信息如图甲所示。他们准备的实验器材如下:干电池,电动势为1.5V,内阻不计;灵敏毫安表,量程10mA,内阻RA为20Ω;滑动变阻器R1;开关、导线若干。
(1)若直接将干电池、开关、灵敏毫安表、金属热电阻R串接成一个电路作为测温装置,则该电路能测的最低温度为 ℃。
(2)现在该实验小组想让测温范围大一些,能从0℃开始测,他们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a.将金属热电阻R做防水处理后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过了一段时间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毫安表指针满偏;
b.保持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他们在实验室中找来了一瓶热水,他们把金属热电阻R放入其中,过了一段时间后闭合开关,发现毫安表的读数为8.0mA,则测得热水的温度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c.写出毫安表的电流值I(A)和温度t(℃)的关系式 。
d.根据关系式将毫安表刻度盘上的电流值改写为温度值。
(3)若干电池用久了后其电源电动势不变,而其内阻变大,不能忽略不计了,其他条件不变。若用此温度计前进行了(2)中a步骤的操作进行了调节,测量结果将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组卷:60引用:4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