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9 8:0:8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但是,几千年来只有中国wéi持了独立的民族生命,历经夏、商、周的发展与传承,最终形成了今天引以为傲的中华文明。中国是古国,但始终在与时jù进地发展。发展靠什么?靠文化传承。传承就像是生命体的新陈代谢一般,各组织细胞里的染色体在永不停歇地复制、分裂、再生。一笔笔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正穿越时空,随着传承人的守正创新、继承发展,又被赋予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mò yǔ B.mài yú C.mò yú D.mài yǔ
wéi
与时jù组卷:2引用:1难度:0.8 -
2.古诗文默写。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久久地存在于人们心间,不问古今,无关迟暮,陶渊明向往“土地平旷,①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名著阅读。
“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伤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谈的是哪部经典的起源?请你结合这部经典中的具体作品,对“一唱三叹”的表达效果做具体分析。组卷:24引用:2难度:0.5 -
4.名著阅读。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方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这段文字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是谁?请你结合原著中与“他”相关的一个情节,谈谈“他”是怎样“战胜这种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的。组卷:14引用:3难度:0.5
四、作文(共50分,任选一篇)
-
11.作文。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不断展开着一次又一次的旅程,也会有一个又一个新的发现。请以“那次旅程,我发现 ”为题目,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游记。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②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组卷:6引用:1难度:0.7 -
12.作文。
请以“读书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自选角度,600字左右。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②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组卷: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