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浙东“唐诗之路”是中国山水诗歌的摇篮,唐朝300多位诗人在此留下诗篇。如图是“唐诗之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唐诗之路”沿线( )
①地势北高南低
②人口北密南疏
③北部水运发达
④南部“水乡”密布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2.浙东“唐诗之路”是中国山水诗歌的摇篮,唐朝300多位诗人在此留下诗篇。如图是“唐诗之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下列诗句中,描写此地景色的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3.我国不断推进石油储备建设,目前已建成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如图)。其中,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建设采用地下水封岩洞库方案,不同于地面大型储油罐,水封岩洞库位于地下数十米处,以天然岩体花岗岩为主要结构体,用人工水封系统将石油封存在地下。据此完成3~4题。
目前我国多数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①海运条件优越
②国防安全的需要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接近石油产区组卷:3引用:0难度:0.70 -
4.我国不断推进石油储备建设,目前已建成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如图)。其中,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建设采用地下水封岩洞库方案,不同于地面大型储油罐,水封岩洞库位于地下数十米处,以天然岩体花岗岩为主要结构体,用人工水封系统将石油封存在地下。据此完成3~4题。
与地上油罐库相比,地下洞库( )组卷:2引用:0难度:0.70 -
5.2018年8月,荷兰建造了世界首个“漂浮农场”(如图),它漂浮在鹿特丹港海面上,吃水深度约L5米,有走廊与陆地连接。“漂浮农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顶部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其他四面为透明玻璃墙。上层为奶牛放养区,下层有牧草区(通过无土栽培及LED照明控温种植)、牛奶生产区、牛排泄物处理区等。此完成5~6题。
建造“漂浮农场”的最基本条件是当地拥有(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968年,为缓解加利福尼亚州严重缺电问题,内华达州某企业修建了莫哈夫电厂。经过与铁路运输的比较,1970年该电厂最终修建了输煤管道(如图),将凯恩塔煤矿的煤炭破碎后,按照煤与水1:1的比例制成煤浆,通过多级加压泵输送至莫哈夫电厂发电,年运煤量约500万吨,使得莫哈夫电厂效益名列全美第二。该输煤管道的所用水源多取自深层地下水,共建有8座超1000米的深井。1984年后,莫哈夫沙漠地区建成多个太阳能电站。2005年莫哈夫电厂停运。
(1)说出莫哈夫电厂选址的有利条件,
(2)解释当时将凯思塔的煤运往电厂不采用铁路而采用管道的经济目的。
(3)分析该输煤管道的水源多取自深层地下水的自然原因。
(4)推测2005年莫哈夫电厂停运的主要原因。组卷:9引用:1难度:0.5 -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朱鹮(图1)栖息在海拔1200~1400米的山林地区,觅食则在溪流、沼泽、水田等湿地中,主要食物是小鱼、水生昆虫等;中国和日本的朱鹮种群没有迁徙习性,秋冬季在周边平原活动。
新潟县佐渡岛(图2)是日本朱鹮的最后栖息地,这里经济以农业为主,稻米种植业历史悠久,随着以高产量和硬化水渠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兴起,本已濒危的朱鹮急剧减少,直至2003年灭绝。佐渡岛从中国陕西引入朱鹮,经过繁衍,重建了野生朱鹮种群。为此,当地将1000多公顷的稻田恢复为传统种植方式,修筑土质水塘、水渠,为农户提供稻田冬灌补贴。当地评定大米等级的标准非常有趣,朱鹮驻足过的田地,即认定为一等田,所产大米即为一等米,并以“朱鹮”品牌销售,售价是普通大米的两倍多。目前,这种“稻田—朱鹮共生系统”已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分析农业活动导致日本朱鹮灭绝的主要原因。
(2)气候适应性是引入朱鹮的重要前提,说明佐渡岛引入中国朱鹮的有利气候条件。
(3)近年来“稻田—朱鹮共生系统”的农田面积不断萎缩,推测其主要原因。组卷:1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