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随州一中、荆门市龙泉中学高考语文联考试卷(4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及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l对话、Al写文章还是Al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摘编自王钟的《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中国青年报》2023年02月07日) 材料二:
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大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
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炊特伯雪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起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
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l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l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
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
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错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
(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ChatGPT代写作业,已经成为大学的一种普遍现象,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B.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际上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没有思考能力,只能机械地参与一些自动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
C.ChatGPT不仅能准确回答各类问题,还能够按照人类预设的道德准则加强学习,以此来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D.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把控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的方向,或将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款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是因为它搜集了海量素材,能够更加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问题。
B.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些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应对自如”地完成,这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C.理论上,CbatGPT在算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成长越快,与人类的互动就会越多,会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
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超出人类控制的危险,对人工智能发展应进行必要约束。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组职业未来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ChatCPT取代
①媒体编辑 ②律师助理 ③客服 ④市场研究分析师 ⑤特种警察 ⑥艺术工作者 ⑦外科医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⑥⑦
C.②③⑥
D.①②④⑥
(4)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主要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5)近期,国内部分C刊发表声明:隐瞒ChatGPT使用情况将被退稿或撤稿。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组卷:8引用:5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金原野
刘慈欣 从“黄金原野”号向外看,第二个太阳出现了,是“猎户座”飞船减速时发动机的核火焰。麦克欢呼起来。“19年了,”麦克看着屏幕上的爱丽丝说,“我从一个18岁的男孩变成37岁的男人,你还是那么年轻。”
米勒的“生命远景”公司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研制出一种叫“冬神”的药物,可使服用者进入三个月到一年的冬眠,连续服用,冬眠期无限延长。米勒本来想把它用于太空航行。但是,自上世纪中叶的登月以后,载人太空航行几乎停滞。米勒决定自己创造一个能使“冬神”派上用场的时代,把公司向航天领域转型并发布载人登陆火星计划。5年后,“生命远景”公司研制出“以太”号火箭,但耗尽财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无法继续提供技术支持。米勒最后完成的“黄金原野”号飞船只能载一个人,而且只能绕月飞行。
不久,米勒在车祸中遇难,看来他的“以太”号火箭和“黄金原野”号飞船将被废弃了。就在米勒去世的当天,“以太”号火箭突然发射升空,“黄金原野”号飞船中的宇航员是米勒20岁的女儿爱丽丝。
“‘以太’号火箭和‘黄金原野’号飞船只应属于太空。”爱丽丝在留给媒体的视频中说,“飞船将在绕月飞行后返回地球,实现父亲的夙愿。”
但是由于仓促发射,“黄金原野”号没能够按计划在月球轨道与“以太”号火箭分离,而是以大于第三宇宙速度的速度向太阳系外飞去。如果没有救援,飞船将飞离太阳系。
自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俄罗斯和美国已经多年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了,以目前人类航天的技术能力,短时间内不可能对飞行器进行救援。但幸运的是,“黄金原野”号上携带着“冬神”药物,可以使爱丽丝冬眠20年。
“黄金原野”号的通信系统连入了互联网,每个人都能通过虚拟现实的连接进入飞船同爱丽丝一起。爱丽丝苏醒的日子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每到这一天,所有的人都期待着她从沉睡中睁开美丽的双眼,从太空中给世界一个微笑。
2043年12月31日,时代广场,当灿烂的水晶球落下,2044的光字出现时,爱丽丝出现在大屏幕上,她微笑着挥手,祝地球新年快乐。
接着播出美国总统的新年讲话,宣布启动“阿波罗Ⅱ”计划,建造高速太空飞船,对“黄金原野”号实施救援。
2044年10月27日是爱丽丝的苏醒日,麦克在飞船中等待了三个多小时,看着爱丽丝慢慢从冬眠中醒来。
“我做了一个梦。”爱丽丝经声说,“我梦见自己回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球,高楼被绿色藤蔓包裹看,安静得可怕。在一个长满杂草的广场,我看到了一大片太阳能电池板。我顺着电缆进入了一个深深的地下室,看到一台超级电脑,指示灯亮着,显示屏落满灰尘,我用手指触了一下,显示屏显示一行字:小心!内存里生活着100亿人!我看到地板上有一只老鼠,正在啃那条连接电脑和地面上太阳能电池板的电缆!我想扑过去赶走它,但挪不动步,发不出声……”
2045年12月15日,“黄金原野”号漂流第736天,距地球12亿公里。这一天,航天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和NASA举行了一系列听证会后得出结论:依靠人类现有的火箭发动机技术,已经不可能实施有效救援,继续进行“阿波罗Ⅱ”计划是无意义的。失望引发的激愤像野火一般蔓延开来,最后总统辞职。新任总统向全世界宣布:“重启‘猎户座’计划。”
2062年3月5日,在“黄金原野”号飞船发射后的第19年,“猎户座”飞船成功启航。在核聚变发动机强劲的加速下,飞船以相当于“黄金原野”号80倍的速度航行,仅用3个月就走完了爱丽丝19年的航程。
就要开始对接时,“猎户座”接收到爱丽丝的录音。“2043年12月15日5点至现在的时段里,‘黄金原野’号发出的所有信息均为智能模拟。‘生命远景’并没有研发出冬眠药物,‘黄金原野’号向外太空的漂移是按计划进行的,这项计划只有我和父亲知道。本来他打算自己乘‘黄金原野’号飞向外太空,但出了车祸……‘黄金原野’号上的生命维持资源只能够让一个乘员存活15天左右,我现在只剩下很少的时间了,所以录下了这段声音。谢谢你们,谢谢所有的人。”
“有一个传说:在一个大饥荒的年代。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告诉几个孩子一个秘密——村子后面的一片荒地里埋着大量的黄金。老人死后,他的孩子们就在那片荒地上疯狂地挖掘,最后发现黄金并不存在,但他们的挖掘把那片荒地开垦为良田,正是这片田地使孩子们在饥荒中生存下来。”
“请让我和‘黄金原野’号一直航行下去吧,这是一个好的归宿,飞船会飞向我和爸爸都想去的地方。”
麦克走出公寓。城市出奇地安静。一个孩子低声问:“她会飞到那些星星中间吗?”“亲爱的,她已经在星星中间了。”孩子的母亲说。“那里很远吧?”“会越来越近的。”
麦克和周围的人们安静地等待着黎明,等待着重新开始的、更加广阔的生活。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塑造了米勒父女的形象:人类载人航天停滞不前,米勒决定自己制造火箭和宇宙飞船;米勒遇难,航天事业难以为继,爱丽丝踏上太空征程,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B.米勒并没有研发出冬眠药物,“黄金原野”号的发射失误是爱丽丝的谎言,父女俩用谎言激励人们制造出新一代的飞船,使人类重新启动了对太空的探索。
C.爱丽丝对自己所做的梦的叙述,揭示了她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同时告诫人类,科学技术越发达,越要注意自身安全问题。
D.小说结尾的“会越来越近的”“等待着黎明”“等待着重新开始的、更加广阔的生活”等语句表意含蓄,意味深长,暗示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从“黄金原野”号飞船的视角描写人类为了挽救爱丽丝的生命而研制出的“猎户座”号高速飞船驶来的情景,起到了引发悬疑的作用。
B.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正面塑造爱丽丝的形象,展现其崇高美丽的心灵;用人们对爱丽丝的牵挂与关注,侧面衬托出她的美好形象。
C.小说中几个年月日数字的出现,将故事发生的十九年时间简化为几个时间节点,既有利于作者的叙述,也使读者阅读起来感觉有条理。
D.“黄金原野”象征充满希望的远方和未来,米勒父女像传说中的老人那样,用谎言唤起人类对于远方和未来的关注,所以将飞船命名为“黄金原野”号。
(3)小说中的麦克是一位太空救援人员,请结合文本谈谈麦克这一人物的作用。
(4)优秀的科幻小说需要“科学幻想”与“人文思考”的有机结合,请结合本文进行分析。组卷:12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植物的繁衍主要靠种子。如果种子成熟后,完全落在植物的脚下,势必使很多种子失去生存的机会。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①_____,神奇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有的植物种子能依靠自身力量“旅行”。像大豆、绿豆、芝麻等植物的种子,练就了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果英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②_____这类植物,最典型的当属有“伞兵”之称的蒲公英。蒲公英的种子顶端有细毛构成的“小伞”,种子成熟后,风吹来,“小伞”便带着种子随风飘荡,最后在远方安家落户。种子会乘风“旅行”的还有柳树、杨树、悬铃木、合欢树等。有的植物种子会借助动物来传播。它们大多有鲜艳的外表和诱人的味道,以此来吸引过路的鸟雀吞食。③_____,鸟雀的肠胃不会把它们消化,植物的种子就会被鸟雀带到很远的地方。西瓜、甜瓜的种子就有这种保护层,即使被人或大型动物吃进肚子里,只要种子不被咬破,它在肠胃里也是做一趟“旅行”,会随着人或动物的大便排泄出来,并落地生根。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2)种子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也承载了已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种子之梦”,请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对联来表达我们对“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袁老的崇高敏意和无限感恩。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身献国家 四海稻花 民得福祉 一粒种子 研稻种 重如山 感袁公 香入梦
对联一:
对联二:组卷:6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作。
“都说学历是敲门砖,但慢慢我发现它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这段文字引发许多高学历年轻人的共鸣与热烈讨论,被称为“孔乙己文学”,成为当下的网络热梗。
而权威媒体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孔乙己文学”是变装的“读书无用论”,“孔乙己的长衫”绝不是学历,而是一把心头的枷锁。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孔乙己的长衫”有什么看法和感悟?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组卷:1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