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
1.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9 -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2难度:0.9 -
3.如图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组卷:91引用:18难度:0.9 -
4.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9 -
5.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组卷:103引用:3难度:0.9 -
6.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
组卷:1183引用:48难度:0.9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55分)
-
18.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3),可有效防止碘缺乏。工业制备KIO3流程如图:
(1)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2)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为
(3)反应Ⅱ属于
(4)试剂X可为
A.NaOH溶液
B.H2O
C.FeCl2溶液
D.KMnO4溶液
(5)某同学取某工厂生产的KIO3样品测定其纯度。取1.00g样品溶于蒸馏水并用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的KI和少量淀粉溶液,逐滴滴加2.0mol•L-1Na2S2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12.00mLNa2S2O3溶液,其中涉及的反应原理如下:
Ⅰ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ⅡI2+2Na2S2O3═2NaI+Na2S4O6
①该样品中KIO3的质量分数为
②实验测得的KIO3的质量分数偏高,可能与实验操作过程露置于空气中有关,用解释其原因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19.实验室用MnO2粉末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
MnO2+4HClMnCl2+Cl2↑+2H2O△
实验Ι 验证氯气能否与水反应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从下图选择适合A处的装置
(2)装置B中能否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II 测定反应后A中残余盐酸的浓度
步骤一:配制100mL 1.00mol•L-1的NaOH溶液,配制过程如下:
①称量
②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
③继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
④盖上瓶塞,上下颠倒摇匀,将所配溶液转移至指定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步骤二:取2.00mL反应后A中的溶液,稀释后滴加步骤一配制所得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1.80mL.
(3)完成步骤一的空格.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后A中残余盐酸的浓度为
(5)某同学欲通过测Cl-浓度来推测反应后A中残余盐酸的浓度,取2.00mL反应后A中的溶液,价2.00mol•L-1AgNO3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发现所加的AgNO3溶液的体积远大于理论值5.80mL,其原因是组卷:18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