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12/15 16:0:1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
1.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接龙”是化学扑克(和普通扑克相似,牌面标注物质的化学式)的一种游戏,其规则是:当上家出牌时,下家跟出的牌所标注的物质必须能与上家的反应。某局游戏中,甲到戊五人各有一张不同的牌,牌面标注“CuSO4”、“H2SO4”、“NaOH”、“Fe”、“Fe2O3”。若甲的牌为“Fe2O3”,且按甲-乙-丙-丁-戊依次出牌时能满足“接龙”规则,则丁的牌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5 -
3.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深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
4.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5 -
5.在3A+B=2C+D的化学反应中,12gA与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3:2,当有8gB参加反应时,生成的D的质量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稀硫酸 铜 过滤 B. CaSO4溶液 稀硫酸 过量CaCO3、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7.向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5 -
8.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9.如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甲 乙 A 稀硫酸和铜片 水和 CO2 B 双氧水和MnO2 NaOH溶液和CO2 C 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NaOH溶液和CO D H2O和NH3 硝酸银溶液和HCl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10.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四.试题(共7小题)
-
31.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锥形瓶 锥形瓶+稀盐酸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 质量(克) 35.5 55.5 80.5
(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另有同学做了同样的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32.从废铝锅上剪下6g铝片(表面被氧化,且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放在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测得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求: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烧杯中的质量/g 26 46 65.9 85.8 105.8
(2)在右图中画出生成H2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
(3)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已被氧化的铝占未被氧化前铝片的质量分数。组卷:16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