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1/5 8:30:4
一、知识积累(48分)
-
1.用诗文原句填空
(1)
(2)了却君王天下事,
(3)
(4)
(5)莫听穿林打叶声,
(6)杏花疏影里,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8)既加冠,
(9)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10)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组卷:0引用:2难度:0.9
-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9 -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8
三、古文阅读(46分)
-
11.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②。”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注释】①还(xuán):同“旋”,转身。②炯戒:明显的警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媵人持汤沃灌
②缀公卿之后
③君但识之而不思之
④王生惊觉,谢曰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当余之从师也 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B.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北冥有鱼》) C.王生好学而不得其法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D.以昭炯戒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②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
(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谈谈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组卷:135引用:4难度:0.6 -
12.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浑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注释】①醨: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③汶汶: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莹洁的样子。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不为苟得也
②被发行吟泽畔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④遂自投汨罗以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3)请简要说说【甲】段是如何提出论点的。
(4)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样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请你另举出一个事例,并说说你如何理解“舍生取义”。组卷:686引用:9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