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3 12:26:7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50分)
-
1.读经纬网图,完成1~2题。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组卷:26引用:0难度:0.50 -
2.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④地的地理坐标是( )组卷:14引用:0难度:0.70 -
3.《天宫TV》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发布的科普短视频栏目。2022年3月23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天宫课堂”第二课。此时( )
组卷:76引用:2难度:0.5 -
4.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运动的演示实验(如图),正确的方法是( )
①选择使用透明的地球仪
②中间的木架十字代表太阳光线
③地球仪沿a的指向绕轨道运动
④地球仪沿b的指向绕轨道运动
⑤公转的同时还要绕地轴自转
⑥地轴随运动轨迹变化改变指向组卷:214引用:3难度:0.5 -
5.凯凯同学打算暑假去攀登长城,攀登前对某地长城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了研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凯凯同学通过研究地图发现( )组卷:90引用:1难度:0.70 -
6.凯凯同学打算暑假去攀登长城,攀登前对某地长城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了研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凯凯同学攀登长城时会发现( )组卷:69引用:1难度:0.50 -
7.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花样滑冰等冰上项目在国家体育馆举行。如图示意部分奥运场馆分布。小明发现慧忠路和中轴线十字路口处的指示牌有污损,通往地铁站的指示标志应修复为( )
组卷:154引用:3难度:0.5 -
8.关于世界人口与人种、语言与宗教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13引用:7难度:0.5
二、综合题(50分)
-
29.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南沟村考察时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世纪50年代当地信天游中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
材料2:“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由黄变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之一。苹果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
材料3:黄土高原范围图和我国苹果带分布图。
(1)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秦岭以北,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地表的特征是
(2)材料1信天游中反映出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是
(3)黄土高原苹果带与沿海苹果带相比,口感好,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4)黄河携带亿万吨泥沙在入海口逐年沉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放缓,原因是
引汉济渭工程是由汉江向渭河关中地区调水的省内南水北调骨干工程,每年将有约15亿立方米的汉江水通过秦岭输水隧洞源源不断输入陕西关中地区,为1411万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是缓解近期关中渭河沿线城市和工业缺水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图2是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图3是西安和汉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5)“引汉济渭”工程位于陕西省,该工程“洞穿”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成为缓解我国水资源
(6)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请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渭河和汉江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有什么不同。组卷:43引用:6难度:0.5 -
30.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创了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新模式,谱写了我国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资料二:长江、黄河示意图和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白云间”是指黄河发源于
(2)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如图为“黄龙入海”景观图。下列人类活动会对“黄龙入海”现象起到减弱作用的是
①黄河沿岸城市大量引水
②中游植树种草
③小浪底调水调沙
④下游加固堤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古诗有云“黄河落天走东海”,后因多次改道,现冲出晋陕峡谷之后,转身东流进入河南省,因省境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河南省简称
(4)河流入海口通常是港口发育的理想场所。但黄河入海口却没有形成港口、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5)根据图2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6)“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长江经济带将建设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请你为生态廊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组卷:17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