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荣华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四)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变化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9 -
2.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
组卷:412引用:20难度:0.9 -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组卷:39引用:3难度:0.7 -
4.如图为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5.含磷洗涤剂因含三聚磷酸钠(化学式Na5P3O10),大量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6.铁钉完全浸没在下列液体中,铁钉被腐蚀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①自来水
②植物油
③白醋
④食盐水组卷:3引用: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8题,共70分。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课外探究实验,如图甲所示,他们将一只烧杯罩在2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上,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灭,请你随他们一同探究。
【查阅资料】①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碳酸钙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②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0.03%。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
【猜想假设】猜想1: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在烧杯上层。
猜想2: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烧杯上层的氧气被消耗。
【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1,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a处和底部b处,在滤纸上滴加酚酞,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两处滤纸褪色顺序,如图乙。
(1)小明根据现象得出结论: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的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2)产生的二氧化碳在烧杯上层的原因是
(3)小红却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将燃着的蜡烛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中,发现
【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利用手持技术试验,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烧杯内高低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烧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测得蜡烛熄灭后剩余氧气浓度15.65%,二氧化碳浓度1.898%,燃烧前后氧气浓度变化如图丙所示。
【实验结论】
(4)综合实验1和实验2,得出的结论是猜想2正确。请根据实验2的数据解释:
【反思评价】
(5)根据图中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组卷:25引用:1难度:0.6 -
18.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氯化镁。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称量5.00 g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58 g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样品中的氯化钠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组卷: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