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0课 劝学》2023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10/17 14: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3引用:4难度:0.9

二、文言文阅读

  •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六,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乙)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加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选自《荀子•修身》)【注】①菑:同“灾”,灾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
    B.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
    C.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
    D.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须臾,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跬步,跬相当于现在的半步,步就是现在所说的一步。
    B.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上车,晚上卸去。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C.不肖,字面意思是不像,常用来表达子不如其父,引申为不贤、不才。有时用于表自谦。
    D.“谏诤”同“谏争”。在古代,如果君主做事违反义理,臣子应直言劝告,尽谏诤之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但这篇文章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
    B.《劝学》篇中“骐骥”“驽马”两个比喻说明事物本身的客观条件有好有环,作省独调找如来九刀利用自己的优越条件就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C.《修身》篇荀子认为君子追求好的德行永远不满足,受到劝告能够警惕,所以能取得成功,而小人正好相反,作者认为这样的人想不灭亡也做不到。
    D.《修身》篇荀子说人运用善和不善对人时,就有教、顺、谄、谀的分别,而对善和不善有个同认识,就有知、愚、谗、贼等分别,区分了高一层次的道德和不道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5)荀子在《修身》篇中提到了哪些修身方法,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组卷:12引用:4难度:0.6

三、默写

  • 5.默写。
    (1)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2)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4)
     
    ,臂非加长也,
     
    ;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
     
    ,非利足也,
     
    ;假舟楫者,
     
     

    组卷:9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