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六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9/5 4: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下列措施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36引用:5难度:0.5 -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13引用:47难度:0.9 -
3.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
组卷:40引用:3难度:0.5 -
4.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3难度:0.7 -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
组卷:99引用:50难度:0.9 -
6.下列各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组卷:225引用:111难度:0.9 -
7.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有:①充分查阅料;②设计合理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⑤准备实验器材。正确顺序为( )
组卷:211引用:5难度:0.6 -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8 -
9.“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组卷:42引用:194难度:0.7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
27.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从新闻报道中得知有一种黑色粉末废铂碳也能做催化剂,现在市场上正在高价回收,他想:废铂碳真的能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吗?于是该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些废铂碳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
Ⅰ.废铂碳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废铂碳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Ⅲ.废铂碳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废铂碳,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3)小南同学在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因素时记录了部分数据。用足量等体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浓度
时间(min)
催化剂30%过氧化氢溶液 15%过氧化氢溶液 5%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wg废铂碳粉末 0.2 0.8 2.0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
28.化学课上,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
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到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由此说明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而遇浓氨水会变红(或变色)。
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A的现象是
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并简要说明理由:
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丙。
【实验操作】
a.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氨分子在不断运动;②
【反思评价】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拓展延伸】小刚也对该实验的装置进行了改进,他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能和小明的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实验时,他先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色,再打开止水夹,几秒后观察到B试管中的棉花也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要想得出小明的另一点结论,小刚需要进行的操作是组卷:1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