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8/20 0:0:1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小说文体最初发表论断的是东汉桓谭。他在《新论》中指出,小说文体以琐碎、驳杂、虚妄为特征,它与“圣人文语”明道治国平天下功用不可同日而语。桓谭之后,对小说文体给予发论的是东汉史学家班固。他在《汉书•艺文志》中认为小说“盖出于稗官”,为“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桓谭、班固的认识,代表了中国文人对小说的最初认知。他们普遍表达了对小说的不屑,班固更是将小说列入“子”的范畴,造成了与历史的隔绝。
对小说给予“史补”功能的界定,主要发生于唐代。唐时,史学高度发达,史籍重要性不仅得到官方认可,并获得积极支持。此时,顺应小说创作中长期对史家所遗、所弃之事拾取记载的现实,始有了对小说“史补功能”的明确界定。唐人对小说的认知,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突破。虽然也如以往认为小说“琐碎、妄诞、真虚莫测”,但却使小说与史传之间建立起明确的渊源联系,确立了小说与史传“卑”与“尊”的等级关系,把小说存在价值确定为可为正史编纂提供阙失资料、能弥补正史记载之不足、有助于人们博闻强见等。至此,小说始有了明确的“史补”目的。这一目的突出体现于小说创作与评论中对“史”的功能的攀附。“慕史”心态与唐后史学家对小说“史补”的功能论定两相结合,导致唐后小说创作与评论普遍流露出浓郁的自觉而为的“史补”目的。
对“史”之功能进行攀附,小说“史补”的这种价值指向对小说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中国古代小说来说,无论是原初形态的“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拾史之遗、取史之弃,还是唐以后小说创作的幻设为文,小说之所以流行,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传奇述异、令人赏心悦目的娱乐审美功能。但这一功能倘若没有基于“史补”观下“史”的功能的规引和限制,小说创作很可能滞于“牛鬼蛇神”之奇而难以自拔;审美娱乐而外,倘若没有存故实、播道义等“史”之功能的注入,小说的内涵会显得单一,小说存在的价值与品位不会获得提升。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史补”这一价值追求对小说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郭豫适在《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序言中指出:“封建史学家那种崇实斥虚的思想倾向,那种过于强调文学著述劝善惩恶、宣扬封建纲常的教化功能的观念和意识,对小说的创作却是一种束缚;史学家的‘实录’精神也被不正确地解释和运用到小说批评中去,要求小说创作也像史学著述那样严格地记录史实和事实,这些都不利于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发展其独立的个性,影响到小说的创造精神和艺术的想象及虚构。”对“史”之功能长期而执着的攀附,使得小说的审美娱乐功能长期处于被忽略、被轻视的地位。基于“史补”目的下的“实录”观念是对小说想象和虚构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否定。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小说本身个性的成熟与发展。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步伐缓慢而曲折,说到底,皆与小说的这种“史补”观具有紧密关联。
(摘编自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史补”观念生成的史学渊源与价值指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史家遗弃之事有拾遗功能,这一事实直到唐代小说高度发达时才被史学家所承认。
B.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慕史”心态与“史补”价值指向,对唐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C.古代小说要兼有传播道义和审美娱乐之双重功能,就必须合理重视小说的史补价值追求。
D.郭豫适认为,小说创作不可过于强调崇实斥虚,要重视艺术想象和虚构,这样才能独立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桓谭和班固的例子,从特征和来源两方面表明中国文人对小说的最初认知。
B.文章引用郭豫适的话,将“史补”价值追求对小说发展的消极影响阐述得更为充分有力。
C.文章最后两段阐述小说“史补”价值指向对小说发展的利弊,使文章具有思辨色彩。
D.文章梳理了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传之间,从隔阂到攀附再到史补的发展脉络,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桓谭和班固二人的认知,唐人的“史补”观念摒弃了对小说的鄙视,不失为一种进步。
B.“史补”价值观念对小说造“奇”的叙事能力有积极作用,若背离这一观念,小说便不会流行。
C.中国古代小说正因为有了“史”之功能的注入,其内涵才更加丰富,价值和品味才得以提升。
D.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娱乐功能长期被忽略、被轻视,导致其长期而执着地攀附“史”的功能。组卷:4引用:3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由于现代工业和科技文明的发展,地球上野生动植物们赖以生存的荒野所剩无几,在我国最著名的一处当属位于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
3亿年前,可可西里所在的地区还是一片海洋。之后的板块运动将海洋关闭,将众多地体拼贴成陆地。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飞速相撞,青藏高原开始剧烈抬升。熔岩从地底喷涌而出,形成大量火山遗迹.地下水也被加热,在海拔5000米处,造就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温泉群。与此同时,平均海拔为5600~5700米的唐古拉山脉隆升于南侧;拥有多座6000米级山峰的昆仑山脉东段崛起于北侧;可可西里山、风火山、乌兰乌拉山横亘于中央。这些大山自西向东平行延伸,山与山之间是宽阔的沉积盆地,峰岭纵横,盆地相间。一片极为广袤的荒野——可可西里,诞生了。
可可西里横跨青海、西藏、新疆,总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为5000米,是青藏高原海拔颇高的地区。可可西里地区湖泊分布极为密集。这些湖泊大小各异,湖岸或笔直或曲折,加之湖水的深度和矿化度各不相同,使得湖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浅蓝色、蓝绿色、靛青色等。湖泊之外更多的地方,则是沼泽湿地。即便有现代交通工具,进入可可西里也并非易事。从这里发源的河流,多数是以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只有少数水系流出可可西里区域,或是穿越昆仑山,流向北方干旱的柴达木盆地;或是注入长江、黄河,成为这些超级大河的源头。可可西里地区没有被河流大规模侵蚀,它地势起伏平缓,相对海拔只有300~600米,是“世界屋脊”上保存最完整的高原平台。现在,舞台已经准备就绪,谁将成为这里真正的主人?
垫状植物率先登场,它们是高原生命的先锋。其中簇生柔子草的长相最为喜人,一经生根发芽,便会蔓延成一个巨大的圆形,直径可达2米。每年的6月,大地还满是荒芜;7月,几乎是一夜之间,无数花花草草突然从地下冒出,竞相绽放;8月,植物的种子便已成熟脱落,在可可西里的蓝天下随风飘荡。这期间,即便冰雪突降,许多植物依然会顽强地开花结果。
植物的繁茂使得可可西里生机勃勃,但真正的主角属于动物们。身材娇小、体长只有10多厘米的鼠兔最喜欢可可西里的高原草甸。尤其在草皮开裂呈块状的地方,它们可以轻易挖掘出复杂的洞穴,以躲避天敌,可谓“狡兔三窟”。“富足”的生活则让它们大量繁衍。
另一种常见的穴居动物——喜马拉雅旱獭,尤以肥胖浑圆著称。它们以洞穴周围500米范围内的嫩草为食,机警敏觉,常直立眺望,一有危险即钻入洞中。小型鸣禽角百灵,体长只有15厘米左右,喜欢将巢穴建在地面上。它们几乎不做长距离飞行,而是在地面捡拾草籽、捕捉昆虫。体形与之相当,同样以草籽昆虫为食物的白腰雪雀,喜欢小群聚集于鼠兔群集处,随时准备利用废弃的鼠洞以作巢穴栖息。而大型涉禽黑颈鹤,则从远方迁徙而来,在可可西里的浅水中啄食植物及鱼类。黑颈鹤通体黑白相间,头顶为暗红色,形态极为优雅,是可可西里最为旖旎的一道风景。更大型的动物则是有蹄类。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物种白唇鹿,体型巨大而强壮,鹿角长达1米,并在顶部有多处开叉。
捕食者的队伍也壮大起来。猎隼、大篱等大型猛禽从空中飞临。以大方脸著称的藏狐和形似家猫的兔狲,从地面出击。鼠兔、高原兔、旱獭、角百灵等小型动物,纷纷成为它们的盘中美食。体形更大的猪阴,还会瞄准岩羊和藏羚羊的幼崽。狼则是可可西里的“终极错手”。它们利用强大的群体配合围捕一切猎物,捕获成年的藏野驴也不在话下。棕熊虽然体形更大,却没有狼敏捷,也缺乏群体的配合。从植物根茎到鼠兔、旱獭等小型动物,才是棕熊的主要食物。从鼠兔、高原兔、角百灵等小型动物,到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等有蹄类动物,再到猎隼、徐羽、狼等猎食者,动物显然已经成为这片荒野的主人。这便是可可西里,中国最伟大的荒野。而我们要做的是,让荒野永远归荒野!
(摘编自《可可西里:中国最大的荒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拼贴”指板块运动将众多地体组合在一起,使海洋变成陆地。
B.“内流水系”指没有流出可可西里区域的河流。
C.“‘富足’的生活”指鼠兔可以轻易挖掘复杂洞穴以躲避天敌。
D.“永远归荒野”是希望这里永远不要受到人类文明的破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可可西里所在的地区从海洋变成陆地历经了3亿年的时间,这里分布着大小各异、颜色不同的众多湖泊。
B.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上自西向东延伸的群山之间,是地势起伏平缓、海拔只有300~600米的高原平台。
C.可可西里的许多植物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它们几乎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就完成发芽、成长、开花、结籽的全过程。
D.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其中禽类动物如白腰雪雀、黑颈鹤、猎隼等主要食用草籽、昆虫和鱼类。
(3)可可西里的生物链是如何形成的?请根据材料加以概括。组卷:14引用:3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悒郁
汪曾祺 秋天生长在淡淡的稻花香里,成熟于戟指的稻芒上。秋天总不免有些悒郁,成熟的稻穗也低垂了头!
时近黄昏,夕阳在西天烧起篝火,地面上的一切都镀了一层薄薄的金。卷发似的常青树树梢上升起一道金边,蓬松松的,静静的。
银子像是刚醒来,醒在重露的四更的枕上,飘飘的有点异样的安适,然而又似有点失悔,失悔蓦然丢舍了那些未圆的梦;甚么梦?没有的,只不过是些不可捕捉的迷离的幻想影子罢了。
青青的远树后冉冉的暮霭。
银子漫不经心地走着,沿着恬静的溪流,轻轻地叫唤着自己名字:“银子,银子,……痴丫头!要真是宝贝,为甚么你娘不叫你做金子?”她心里藏着一点秘密的喜悦,不愿意给人知道,并且像连自己都不给知道似的。一涡浅笑镶上她的脸。
她走着,眼睛跟着自己的脚尖。这脚尖,小小的,可以把她带得多远!究竟能走多远?她想问问自己,但是她不愿意自己回答,默默地,她又笑了。说了她怕人知道,也怕自己知道。还不是走到——那个坪里!
脚下是带绿的浅草,这些浅草有的也已经红了心,茸茸的,被西风剪得很平齐,被朝露洗得很干净。
她很耐心地寻找,看看有没有马齿咬过的印子。她仿佛觉得有一匹浑身柔润如天鹅绒的长脚俊物,嚼着草,踢着前蹄,悠然拂着修齐的尾巴。马在哪儿呢?她乐意有那么一匹马。
陌头躺着一头倦刍的牛,她心里想:笨东西,我不欢喜看见你啰,你太笨,太懒,太……让你早上自己走出来,晚上再自己走进栏里去。她甚至还想拾一块青鹅卵石扎它一下,因为牛角上正栖了两只八哥儿,它那么从容自在,那么得意,竟想甜甜地做一个梦,但是她没有这么做。这草里一片坦平,一般不会有石卵儿。也许有吧,可是她不想找,多费事。
草坪四近都没有人影,洗净了泥腿的人早给高挑的酒旗儿招去了。咦,连马号的声音都听不见了。世界这样清静,究竟是甚么意思?
这已经出了庄了,银子左手在前,勒住缰辔,右手在后,抓住鞭儿,嘴里一声“哈—嘟”马来了,嘚嘚嘚……一口气跑了不知多远。她停住了。唉,不像!怎么两脚总不腾空?
马累了后得歇歇,饮点儿水,于是她大步走下土坡,坐到最下面。今儿这坡忽然像是嫌宽了些,比往常宽,也比往常静。
河水清极。水里一处有两只黑晶晶的大眼睛,怔怔地对着她。
嗨,这心脏为甚么跳得这么剧烈?跳甚么?春天的花过去了,夏天的云过去了,秋天的一把白了头的狗尾草在风中摇。谁家的葡萄园不采摘葡萄酿酒?无意又似有意的,她的手触到自己的胸前,忽然无端地红起脸来。心一下子飞到甚么天上去?人都说有三十三重天!飞去了怎么回来,多远的路!
嗯,银子很害羞地往坡上的草里一伏。
“嚇,嚇,”一只青桩鸟儿飞过去了,它笑银子。有甚么可笑的?银子知道。
银子回去了,她听得妈妈叫“银子,银子,——回——来——啵!”的声音渐渐远去了。妈妈也晓得银子一定会听见的,她只是不答应罢了。其实银子心中正想到好笑的地方:一天到晚银子银子的叫,应当发一百万财!可是连仅有的一个金戒指还当掉了。
隔山有人吹着芦管,把声音拉长,把人的心也好像拉长了,她痴了一会儿,很想唱唱歌,就慢慢地唱起来了:
第一香橼第二莲,
第三槟榔个个圆,
第四芙蓉五桂子,
送郎都要得郎怜。
门外场上被风儿扫得平平的,除了一两片落叶掠过留下的线条外,只有几个脚印,那是妈妈的。银子将撷来的一把狗尾草,不高兴似的恨恨地一撒。她高兴?她怎么不高兴?快吃饭了。
饭已经摆到矮桌上,爸爸喝着一小杯酒,银子坐在矮桌边,呆呆地注视着爸爸喝一口酒,吮一吮胡子。
“银子成人了。”爸爸妈妈看看银子,默默地笑笑,妈妈还微微地攒一攒眉。若在往常,银子非得往爸爸怀里一扑,问他“笑些甚么”不可,但是今天她不想问。她心里想:“你们笑我,我不回来了,明儿,我会跑,跑到远远的天边,看妈妈会不会再叫‘银子——回——来——啵!’银子一走,你们找金子去。”
突然,银子把筷子往下一放,飞奔地跑出门外去了。外面的天宽宽的,罩着大地,地面上的一切都在成熟。
嘚嘚嘚……明明听见的嘤?
银子向林子里跑去,今天好像甚么都欺负她。她要去林子里哭一会儿。她要看看那匹马。
1941年11月21日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中的“悒郁”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幸福的心理,是银子对异性的好奇,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B.文中写银子嫌弃牛太笨太懒,甚至想拾起鹅卵石扎它,是为了表现银子不喜欢牛,及其任性的性格。
C.银子和《边城》中的翠翠一样,都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女,翠翠是外向灵动的,而银子则是内向文静的。
D.“银子一走,你们找金子去”,表现银子因父母嘲笑她并对她产生不满,而产生离家出走的奇怪想法。
(2)文中银子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具有散文化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5引用:1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咸味,是五味中最单纯、最重要的一味。各种味道要增加适口感,都离不开盐。猪肉鸡汤,味极鲜美,①_______,其美味就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甜味在基本味中具有缓冲作用,咸、酸、辛、苦太过时,②_______,以削弱它们对味蕾的刺激。酸味也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尤其我国北方,那里水硬(含碱性物质较多),所吃的食物又多难以消化,故在制作菜肴时常常用醋,以增加胃液的酸度,帮助消化,刺激食欲。辛味是极富刺激性、极复杂的一味。古代所说的辛,只是指葱、姜、蒜、花椒、桂皮、韭、芥末等的味道,而我们今日所说的辛辣主要是指辣椒的味道。苦味③_______,它都是用来配合其他味道的。如陈皮、丁香、杏仁,在炖煮肉肴时加上这些带有苦味的调料,可以起除腥膻和激发香味的作用。
不列于咸甜酸辛苦这五味、在日常生活的烹饪中又有重要地位的是鲜味。一般说来大部分我们所吃的食物都有鲜味。食物中的鲜味是和清淡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现在普遍认识到太咸对人身体的危害,因此清淡的鲜味食物成为许多人的选择。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卡上,不超过50个字。组卷:5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广州日报《我在莫高窟“面壁”》报道了敦煌壁画修复工作者杨金礼的故事。
杨金礼1987年出生,19岁来到莫高窟。开始,每天就是和泥、剪麦草、打杂,师父从不让他碰壁画。两年过后,师父把他叫到身边,决定带他一起修复壁画,“对待壁画一定要认真,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十几年之后,他依然牢牢记得这句话。师傅说:“干这一行,真得磨性子,心要沉得下,屁股要坐得住。”独立上手后,杨金礼开始体会到师父的良苦用心。洞窟外气温已经超过30摄氏度,但在窟内还要穿上厚厚的外套和护膝,面对一面墙壁,一坐就是一天。壁画本不易保存,历经千年更加脆弱,一个失误就有可能对壁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精神要集中,只想两件事,手上的工具和眼前的壁画。”杨金礼说。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6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