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
1.“扫扬尘”“穿新衣”“放烟花”“贴春联”是中国年的传统“味道”,以上“年味”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58引用:5难度:0.5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38引用:1难度:0.6 -
3.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组卷:48引用:3难度:0.5 -
4.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组卷:58引用:2难度:0.5 -
5.下列叙述符合实际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组卷:337引用:4难度:0.7 -
6.一些食物的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组卷:104引用:4难度:0.5 -
7.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566引用:7难度:0.5 -
8.下列曲线能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其中正确的有( )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②表面生锈的铁钉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③相同质量的稀硫酸与一定量的金属ab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b比a金属活泼
④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组卷:183引用:2难度:0.6 -
9.氮化镁(Mg3N2)是高强度钢冶炼的添加剂。若保存不当,氮化镁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 )
组卷:147引用:4难度:0.5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它每空1分)
-
27.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后,老师安排同学们开展系列实验探究金属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小明做完铝条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后,将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以下简称:待测溶液)倒入有水的废液缸中时,发现有白色沉淀析出的“异常现象”。小明设计实验开展了如下探究。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发现问题】小明取一滴管未倒完的待测溶液,将其注入盛有约三分之二试管体积的水中,依然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像牛奶一样)。
【提出问题】待测溶液注入水中为什么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AlCl3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极易与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Al(OH)3而产生白色沉淀;
(2)CuCl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易溶于一定浓度的KCl、NaCl等含Cl﹣的溶液中;CuCl中Cu的化合价为
【提出猜想】
猜想一:白色沉淀是Al(OH)3
猜想二:白色沉淀是CuCl
猜想三:
【实验探究】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一滴管待测溶液,将其注入盛有约三分之
二试管体积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无明显实验现象 猜想 ② 取约2mL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插入
足量洁净的Al条,充分反应有红色固体析出 ③ 取一滴管实验②后的溶液,将其注入盛有约
三分之二试管体积的水中无明显实验现象
(1)上述实验表明,Al和CuCl2溶液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反应生成CuCl,第二步CuCl继续和Al反应生成Cu。请分别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一步:
(2)待测溶液中含有大量CuCl,为什么它没有以白色沉淀的形式存在?请说明原因
(3)设计实验③的目的是
【启示与拓展】
通过对Al和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使我们认识到,我们不少的传统认识远没有做到细致入微,特别是当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于是就贸然断定这个反应是个简单的、一步完成的置换反应。实际上还要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经过无数次实验证明,有些化学反应看似一步完成,实际上是分步进行的。组卷:42引用:1难度:0.5
四、计算题(共9分)
-
28.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边加边振荡,溶液红色褪去时,再次称量。数据如表:锥形瓶/g 锥形瓶+氢氧化钠溶液/g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 质量/g 35.5 60.5 110.5
(1)根据表中数据,该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小建用pH试纸测得小明实验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4,则小明测出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实际浓度组卷:20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