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广西百色市靖西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

发布:2024/12/18 20:0:2

一、现代文阅读。(共26分)

  • 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ㅤㅤ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灾难发生以后,全国人民捐赠热情如潮。“守望相助、出入相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灾难袭来,13亿人与灾区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再次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坚毅的精神。这次灾难将中国的平民慈善推向高潮。
    ㅤㅤ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慈善,似乎是“达官贵人”们的事。确实,慈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可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尽管有人捐赠5000万元,但也有乞讨老人把讨来的零钱换成整钱捐了105元,还有更多的人自发地从全国各地赶往灾区做志愿者,认领孤儿的热线电话也被打爆……可见,慈善并不是富人的专利。民政部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曾说:“中国人的风尚,为何不能用金钱表现?平民慈善不开发,中国的慈善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ㅤㅤ平民的慈善,是最可贵的慈善。每增加1块钱的慈善支出,对于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来说,它的效用是不一样的。一个家产只有100块钱的穷人,如果他能捐出1%,他就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而一个有数百亿资产的大富翁,即使捐出了一半,谁敢说他就一定比那个穷人更有爱心呢?
    ㅤㅤ从理性角度来看,一个乞丐是绝对不会去施舍的;相同的道理,也只有充分盈余的人才会有能力在经济上去帮助别人。但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慈善作为一种以爱心为基础的道德事业,尽管受经济规律影响,但同样与社会和道德风尚紧密相连。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上有不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可是,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通过慈善救助,营造出了一种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显然,从个体来讲,平民捐助的钱并不多,但是,平民慈善超越了施舍和恩赐的狭隘含义,而具有了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内涵。
    ㅤㅤ“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积极、阳光的一面,也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时代的来临,老百姓的可支配能力越来越高。广大老百姓参与慈善救助活动,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理性的财富观念。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西方人乐善好施源于理性的财富观和基督文明的价值观。在我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认为,义是人的立身之本,精神追求应重于物质追求。不散不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所谓“行善积德”,对个人而言,这也算是一种价值体现和精神满足了。
    (选自《济南日报》,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不是“‘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的依据的一项是
     

    A.“平民慈善”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积极、阳光的一面。通过慈善救助,营造出一种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
    B.“平民慈善”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即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高尚思想品质。
    C.“平民慈善”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理性的财富观念。
    D.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时代的来临,老百姓的可支配能力越来越高。
    (2)下列各选项是对“穷人”与“富人”慈善作的比较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穷人的慈善与富人的慈善其边际效用不一样。
    B.富人的慈善比穷人的慈善意义更重大,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
    C.穷人的慈善超越了施舍和恩赐的狭隘含义,体现出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内涵。
    D.不能因为富人的捐助比穷人的多,就说明他们的慈善意义重大,更能体现出爱的价值。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慈善是一种以爱心为基础的道德事业,与社会和道德风尚紧密相连。
    B.不开发平民慈善,中国的慈善只能走向消极,并将成为一句空话。
    C.中国平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慈善活动,这反映出中国人越来越理性的财富观念。
    D.卡耐基认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西方人的乐善好施体现出其理性的财富观和基督文明的价值观。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实用类文本阅读。
    去繁就简的人生
    凤巢
    ㅤㅤ夏秋相交之时,家门口的一棵柿子树被一场罕见的大风拦腰吹断了,很是让人心痛。那棵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每年都给当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我当时少不更事,便问正在对树叹息的祖父,冬天风大,还那么冷,它怎么就没被吹断呢?祖父说,这树亏就亏在了结果太多,枝叶太旺,招风啊。我当时听得似懂非懂,并不完全明白祖父话中的意思。
    ㅤㅤ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渐多,才慢慢体会到祖父话中的意味。柿子树在夏秋之际的断折,是因为它在最为繁华的时节,背负了太多的沉重,就像英雄往往魂断于盛年。而在深秋或寒冬,华叶落尽,果实卸下,生命开始简单而平静,再次面对风霜雨雪的袭击时,就显得无畏无惧,宁静泰然了。
    ㅤㅤ在人的一生中,也会有许多的追求、许多的憧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我们的一种负担。
    ㅤㅤ古人有句话叫“大道至简”,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越是真理的就越是简单的”。
    ㅤㅤ的确,古往今来,那些真正健康长寿的人,那些人格高尚、具有爱心、在专业上有所建树、给人类社会留下精神财富的人,无不生活简朴,思想单纯专一,在世人眼里,他们看起来也许并不怎么聪明,甚至会有些傻里傻气。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大智若愚,自觉淘汰了对他们来说多余的东西罢了。
    ㅤㅤ智者的简单,并非因为贫乏或缺少内容,而是繁华。著名的美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有一个很有趣的“数学人生法则”,说数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九九归一,化繁为简。在人生的过程中,往往越是单纯专一的人,就越是容易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而那些想法很多,在许多方面都行,都一试身手的人,则往往终其一生而无所作为。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即便你健康地活到80岁,才有29200多天。这里面还要除去2/3的时间用于睡眠和其他琐事,还要除去童年、少年和老年的时光,其实你可以利用来做事情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千天。在有限的人生中,你不可能做得太多,所以只能有选择、有方向地去努力。
    ㅤㅤ一个心中有坚定信念的人,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人,他会心无旁骛,并善于将可能引起忧思苦恼及妨碍行进的事物丢弃掉,不让它干扰自己的身心和脚步。使用电脑的人都知道,你安装使用的软件越多,电脑运行的速度就越慢,还会有大量的垃圾文件、错误信息不断产生,若不及时清理掉,不仅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还会造成死机或者整个系统的瘫痪。所以,你就必须定期地删除多余的软件,这样才能保证电脑的正常运转。人的身心何尝不是这样,你要想有所作为,想在生活中健康有力地向前走,就不能背负太多无用的东西,要学会清理和放弃。
    ㅤㅤ简单的过程是一个觉醒的过程。大道至简,健康人生一定是一个去繁就简的人生。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而快乐才是生命不断走向高处的动力。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0年第11期,有改动)(1)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去繁就简”,是指将人生多余的东西丢弃掉,专注于自己的信念与目标,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B.“大道至简”,真理总是简单的,不简单的就不是真理。
    C.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渐多,才能够慢慢体会小时候不理解的事情。
    D.文章举出一些电脑之所以死机瘫痪的例子,说明必须及时清理和放弃无用的东西。
    (2)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提倡“去繁就简”人生态度的理由。下面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那些用不着的东西,会成为我们的一种负担。
    B.古往今来,健康、高尚、成功的人无不生活简朴,思想单纯专一。
    C.人生有限的,不可能做得太多,只能有选择、有方向地去努力。
    D.简单能使人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能使人快乐,走向成功。
    (3)当今社会愈加浮躁,不少人忘记了初心,更忘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么,我们该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3.文学类文本阅读。
    白发
    斯沐
    ㅤㅤ我一直以为50多岁的母亲,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
    ㅤㅤ这个暑假,侄儿满月办酒,虽然在遥远的北京,但我这个当姑姑的没有考虑就买了去北京的机票。一来去看看可爱的小侄儿,二来因为母亲也在北京。
    ㅤㅤ因为飞机延误,到达首都机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原本说好就弟弟一人开车来接我。没想到母亲也来了,我感到很意外。母亲一向晕车,她这一生最受折磨的就是头晕头痛。在儿时记忆里,我最早认识的药就是去痛片,用白色小瓶子装着,药片也是白色的,那是每次母亲头痛必吃的药。这么晚了,还坐上一个多小时的车来接我,母亲的头一定又痛了。
    ㅤㅤ母亲见了我,就大步走来牵着我的手。用那双粗糙的手紧紧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都握疼了,就好像我随时会逃走一样。我心疼地说:“妈,这么晚了,你干吗还来接我啊。我这么大一人,弟弟来接就可以了。再说,等下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你不是会晕车吗?你的头肯定又痛了。”母亲笑着回答:“我也想来看看机场,首都机场可真大!头不痛,不痛。”我知道母亲说来看机场,说头不痛,只是敷衍我,我便不吭声了。
    ㅤㅤ从机场出来到停车场,要搭自动扶梯。我跟在母亲后面,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我才发现,母亲一头原本乌黑的头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白了一大半,是那么刺眼,一根根直刺我的心。“妈,你头发怎么白了这么多?年初回来时,怎么没看见你有白发。”我吃惊地问道。母亲倒是很自然,像是问了一个跟她无关的话题,轻描淡写地答道:“是啊,头发白了很多。夏天,要经常剪头发,我就没去染发了。”
    ㅤㅤ染发!我这才恍然大悟。是啊,近三年,我看到母亲都只是过年的时候,她都是特意染了头发回来。我一直以为,她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我一直以为,我的母亲,还是没老的,我还是可以在她面前耍点小脾气的。
    ㅤㅤ可时间却是一把利剑,残酷地划开一道道赤裸裸的现实。让我清楚地看到,只是三年的时间没有待在母亲身边,她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是一根根慢慢变白,还是一下子就白了那么多呢?作为她的女儿,一点都不知道。一股强烈的自责感涌上我的心头。
    ㅤㅤ有多久,没有坐在母亲身边,好好地看一眼母亲了;有多久,没有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了;有多久,没有用手摸一摸母亲的头发,给她洗过头了;有多久,没有……
    ㅤㅤ当我什么都还没为母亲做的时候,母亲就已经老了。这种心酸的感觉,让我很不安。
    ㅤㅤ在坐上车回去的途中,我让母亲坐在前排,帮母亲把窗户打开,这样就不容易晕车。我坐在车的后排,车内没有灯光,一片灰暗。但母亲的白发就像是已经深深地长进我的脑海,不停翻转。我想起年幼时,母亲是极其爱护她那一头秀发的。那时家里穷,很多人都舍不得买洗发露洗头,只是用洗衣服的肥皂洗洗。母亲却是例外,她每次用洗发露洗完头后,头发上总能留下淡淡的清香,那种味道很好闻。我就吵着让母亲也给我洗,母亲边给我洗头边说:“女孩子,要爱护自己的一头头发。”
    ㅤㅤ后来,我读师范,学费成了家里的一笔负担。母亲就更拼命地干活。炎热的夏天,母亲在采完茶后,因为要赶到2公里外的乡里把茶叶卖了,就来不及再回去洗漱。母亲就带了一把梳子放在茶篮里,去卖茶前,都要把头发梳整齐。每次还都问我,头发还乱吗?母亲所做的这些小小的细节,都被我牢牢地记在心里。当时我心里暗暗地想,毕业了,能赚钱了,就不让母亲这么辛苦了,给母亲买好吃的,买漂亮的衣裳,买母亲喜欢的。
    ㅤㅤ如今,我毕业了,也工作了。我为母亲做了什么?我什么都还没做,母亲的一头秀发已白。
    ㅤㅤ母亲的白发,成了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选自《福建日报》2017年12月05日)(1)文中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句子赏析。
    ①有多久,没有坐在母亲身边,好好地看一眼母亲了;有多久,没有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了;有多久,没有用手摸一摸母亲的头发,给她洗过头了;有多久,没有……(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3)文章以“白发”为题,意在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4.文学常识。
    ㅤㅤ“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信念,至今,她仍在我们身边。冰心,原名
     
    ,著有诗集
     
     

    组卷:7引用:1难度:0.9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 13.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
          (材料一)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条法令:任何酒店、餐馆都不得随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将那些还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种犯罪。
          (材料二)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粮食的好政策与好方法,签订全国反浪费公约。
          (材料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
          (材料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网友们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示例:我选材料四。探究结果:运用公共媒体进行宣传。
    我选
     
    ,探究结果:
     

    我选
     
    ,探究结果:
     

    (2)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写了一则反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
    经济实惠,就显真情;
     
     
     
     

    (3)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厉行节约的小事。(至少两件)

    组卷:2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50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ㅤㅤ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
    ①不少于500字。
    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

    组卷:21引用:10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