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应用10分
-
1.按要求填空。
(1)一日克己复礼,
(2)
(3)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主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其中诗句“组卷:9引用:1难度:0.6
-
2.下列《红楼梦》中内容,与《乡土中国》中相关观点不符合的一项是( )
组卷:42引用:3难度:0.6 -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东晋大书法家在寻找美的踪迹。达到这样深入的美感和发现这样深度的美, , , , ,才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把这个过程唤做“移我情”。
①才能把美如实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
②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
③需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并移动方向
④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组卷:45引用:2难度:0.7
(五)
-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来阁记
(明)王弘撰① ①桃叶渡之侧,有园一区,广数十弓。宋君以伟之所营也。花药林竹,可以娱目;蓄古今人字画,可以澄怀;积书千卷,可以求圣贤之道,知人论世;有阁高三层,可以远眺。
②癸卯春,予来金陵,曾登其上,望钟山焉。以伟负意气,不屑流俗,每招四方士为高会,赋诗饮酒不辍;予固心壮之。然以伟魏国之女夫也,遘世之变,魏国故第废置,东园阑榭,荡为寒烟;中山之遗烈,不可问矣。而以伟尚有此以优游卒岁,俯仰之间,□能无今昔之感乎哉?
③予去几三十年,庚午秋重来,下榻其中,虽风景如故,而书画散佚,阁已杀其最高一层,不得如昔之所望,以伟亦皤然老矣。阁故颜“容安”,以伟喜予之来,易之曰“山来”。乃举觞属记,援文忠铭苏程菴为说②。予不敢承,则告之曰:今天下何曾有山水哉?予生长西方,天府之国,为荒墟久矣。比出潼关,城郭人民,皆已非旧。过郏鄏之野,观当年战场,燐火夜青,殇魂昼号,祖宗之泽,日以灭没,有不胜其戚者。而此邦烟景华丽,士大夫犹得以管弦歌舞,饰其游宴之乐,乃市井嚣竞之习,相寻未息,有道者之所惧也。且人生梦幻,来去之迹,亦何常之有?予之居此,寄尔。即子之有此,亦寄尔。纵浪大化,身名翳如,苟适目前,何多求焉!岂敢窃前贤之美谈以自侈为?
④以伟不答,予亦就寝,恍惚窈窕,宛如昔之所望,郁郁葱葱,直临牕牖。予不觉其肃然而恐,悄然而悲,憬然而寤也。遂披衣书之,以为《山来阁记》。
【注】①王弘撰,字无异,号山史。明亡后隐居,持反清复明之志。②苏轼的表弟程德孺,有一菴,名为“程公菴”,因苏轼来访,更名为“苏程菴”,并请苏轼写《苏程菴序》。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A.其
B.孰
C.亦
D.盖
(2)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来阁藏有名人字画和圣贤典籍,宋以伟于此地招待各地的贤士。
B.宋以伟曾意气风发,却遭家国变故,此阁废弃,故感怀今盛昔衰。
C.宋以伟因重逢而乐,故改阁名为“山来”,并请作者为阁写“记”。
D.作者故地重游虽风景相似,但是阁已破败,书画散失,令人唏嘘。
(3)第③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特点,请对此加以赏析。
(4)宋以伟邀请作者写“记”,作者却说“予不敢承”,请分析其原因。组卷:7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70分
-
9.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多数人认为有所缺才会有所需;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组卷:15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