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不断向东西延展,在数千年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中不断养护着东西方世界。这条道路上不仅有用来进行贸易的丝绸、茶叶、瓷器、青金石、金银器、碧玉,还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人群的文化,可以说,丝绸之路构建起了一架文明融合的桥梁。
          和而不同,是文明互鉴的原则。孔子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于个体认识的局限性,也因个体立场的不同,“君子”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许存在差异,但是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小人”虽然表面上认同彼此的观点,但是内心却挟持偏见。和而不同是古代先贤的做人准则,影响了中国社会数千年。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就对此作了一个完美的阐释。佛教来自古代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和古代汉地文化融合,形成富有特色的佛教文化。莫高窟虽然是一所佛教殿堂,但是它并没有排斥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以莫高窟第285窟为例,在这个佛教殿堂里,工匠依据佛教典籍,对传自古印度的佛教图像加以改造和创新绘制出来,同时按照《山海经》等汉地典籍,又绘制了神仙世界的图像;不仅如此,他们还吸收了古代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经典中的图像元素。
          开放包容,是文明互鉴的前提。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与借鉴。文明的发展也不可能建构在“闭门造车”基础之上。只有对外开放,互相包容,彼此之间才会增进了解,开展对话。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展示出无与伦比的大国风貌。究其原因,开放的对外政策,海纳百川的气度,是其中之一。唐朝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人们心目中东方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到访者。他们有政府使节、商人、艺术家、僧人,还有来华留学生。为了处理日益纷杂的外交事务,唐王朝专门在中央设置了鸿胪寺。据记载,唐朝和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使交好。汇集在长安的外国人部分短暂停留,也有人长期定居并逐渐融入这里生活,有的经商,有的甚至入朝为官。
          经贸合作,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有效途径。丝绸之路繁盛的时代,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在维护丝路沿线国家的和平稳定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隋炀帝曾经派遣裴矩在甘肃张掖设立互市,管理对外贸易,裴矩依照胡商所述西域各国情况,撰成《西域图记》。唐王朝实行积极对外开放政策,在边远地区设置互市监、市舶使。络绎不绝的使节带来的不仅是遥远国家的友好问候,更有迫切的经贸需求。据专家研究,唐朝时期来自欧洲以及亚洲周边国家的使团入华之时,在沿途和长安都会开展贸易活动。
          经贸合作,交换有无,自始至终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需求。任何一种文明不可能生产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物品。也正因此,来自西方的石榴、葡萄、黄瓜、胡椒、西瓜……摆上了我们的餐桌;也正因此,我们欣赏到了琵琶所发出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声音。
          人类文明的交流融汇是不可阻挡的,和平相处是发展的主流。在千年丝绸之路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自信,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到访者,在人类文明交流融汇的进程中一直扮演着大国应有的角色。
    (摘编自魏迎春《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由于个体认识的局限性与立场的不同,“君子”和“小人”对“和而不同”的认识与做法正好相反。
    B.莫高窟第285窟虽为佛教殿堂,但也融入了汉地神仙世界的图像和古代波斯宗教经典中的图像元素。
    C.正因为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唐代才得以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鼎盛时期,各方面都无与伦比。
    D.经贸合作、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有效途径和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需求,足以维护国家和平稳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式论证结构,先提出观点,再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层次分明。
    B.文章在论证上一个鲜明特色是材料翔实,有经典名言、历史事实、文献资料等,可谓旁征博引。
    C.文章以唐工朝在边远地区设置互市监、市舶使为例,有力地论证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原则。
    D.文章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观照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旨在说明需重建丝绸之路,推动文明互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经贸往来之路,也是一架东西方文明融合的桥梁;它的千年发展史正是一部文明交流融汇的历史。
    B.唐朝时期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了50余年,取了汉名晁衡,并在朝廷任职,可见和而不同的确为文明互鉴的原则。
    C.唐王朝专门在中央设置了鸿胪寺以处理日益纷杂的外交事务,这一史实反映了唐代开放包容的气度和对外交往的活跃。
    D.假如没有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很可能品尝不到美味的石榴、葡萄、黄瓜、西瓜等,也欣赏不到美妙动听的琵琶曲。

    组卷:10引用:3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后续“天问一号”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测,计划于2021年5月至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2.15)      材料二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据介绍,“太空多面手”环绕器“一器分饰多角”: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在近7个月的飞行过程中,环绕器首先作为飞行器,将着陆巡视器送至火星着陆轨道。待成功释放着陆巡视器后,环绕器作为通信器,为着陆巡视器建立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链路。通信工作结束后,环绕器作为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
          为了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奔向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5000公斤,但为了到达遥远的火星,它又至少需要携带2500公斤的推进剂,除去着陆巡视器占去的1300公斤重量份额,环绕器自身干重被严格限制在1200公斤以内。
          环绕器结构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中心承力锥筒+内部贮箱下探十外部六面柱体”的深空探测结构构型。该创新构型在中国航天结构系统中的应用尚属首次,它可以使环绕器在发射段负荷的重量相对减少。为了继续“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还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中心承力筒,并创新采用了“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材料上下工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承载。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1.02.10)      材料三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英媒《卫报)称,近几十年来,中国的航天航空项目发展迅速,中国尝试通过“天问一号”任务加入到征服火星的“精英俱乐部”。据《俄罗斯报》网站报道,由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组成的“天问一号”,将围绕火星进行轨道飞行并利用安装太阳能板的火星车研究火星表面。该探测器预计将在2021年2月11日至24日进入火星轨道,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火星漫游的国家。德国媒体也纷纷以“中国开始首次登陆火星任务”为题进行报道。法新社报道则指出,这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的又一个里程碑。
          对于中国这次历史性发射任务,路透社报道称,这是中国首次独立开展行星探测任务。而且,如果任务取得成功,“天问一号”将使中国成为首个一步到位实现环绕、着陆并部署火星车的国家。据合众国际社报道,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行星地质学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参加美国火星任务的雷蒙德•阿维森说,最危险的行动是让一台着陆器完好无损地抵达火星表面,因为火星大气层太薄,无法让航天器减速太多,但大气又足以引发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法新社也引用专业分析人士的话说:“只要“天问一号'能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并发回第一张照片,这次任务就是一次巨大成功。”《科学》杂志指出,如果火星探测任务顺利,将预示着中国在太空项目上的惊人进步,将中国置于太空领导者的行列。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7.29)(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成功发射,于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实施近火捕获制动,后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B.“天问一号”探测器是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它的环火轨道为椭圆形,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为10个地球日,倾角约为10°。
    C.“天问一号”探测器目前已经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后续还将在完成一系列任务后,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D.“天问一号”探测器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环绕器堪称“太空多面手”,它所具备的功能比着陆巡视器更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环绕器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先是在近7个月中作为飞行器,再作为通信器,最后作为探测器。
    B.“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5000公斤,其中推进剂不少于2500公斤,着陆巡视器为1300公斤,故环绕器必须少于1200公斤。
    C.为了给环绕器“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独特的深空探测结构构型和“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这些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
    D.“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后,世界各国媒体广泛关注并一致作出高度评价,《科学》杂志甚至预言中国将因此进入太空领导者的行列。
    (3)请简要概括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

    组卷:8引用:4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张车票
    秦俑
          春节前夕,我四叔请了一假,特意起了个大早,他要赶早班车去火车站排队买票。
          四叔走后,四婶的心就没再安定过。她心不在焉地吃早餐,进车间,中午到工厂食堂草草吃完饭,又进了车间……整整一天,她都魂不守舍,机器人一样干着活。下班后,她心慌慌赶回小出租屋里。四叔还没有回来。
          那是1997年的广州,冬天的空气中蕴含着一丝寒意。
          过了晚饭时间,四叔坐公交车回来了。“票买到了吗?”看到四叔一脸疲惫地点着头,四婶的心才算是落了地。
    “不过,两张票不在同一车次。你先一天走,我后一天走。”四叔细声细语地说。
    “能回家就好。”四婶说,“都两年没回去了,明堂都快上小学了。”
          明堂是四叔四婶唯一的儿子,那一年他6岁。
          时间仿佛拉长了,变慢了。

          工厂放了假,工友们陆陆续续地离开,带着一年的欣喜与忧伤。
          四叔送四婶去火车站。四婶一个人先走,四叔显然不放心。
    “你的票是有座的,这一小包行李你带着。我是站票,到时看能找地方蹲着不……”
    “银行卡放在你大衣内袋里,下了车站,外面就是银行……”
    “在车上要注意安全,别挤着踩着,睡觉别睡太沉……”
    “上车下车包要拿好,水和方便面放到手提袋里……”
          四叔一遍又一遍叮咛着。
    “一会儿没公交车了,你赶紧回厂里吧。”四婶催四叔回去。
    “12个小时就到了,到站时间是明早8点,千万别睡过头……”
    “出站后不用等我,取了钱就回家,老人小孩都等着呢,我明天到火车站给家里打电话……”
          第二天下午,四叔往家里打了好儿通电话。
          四婶下午3点才到家,火车整整晚点4个小时。
    “安全到家就好……家里冷不……明堂又长高了吧……”
    “冷……明堂长高了,都到我肩膀了。”四婶说,“你这么早到车站了吗?”
    “我……回不去了……到大年初一,你替我给我娘磕个头……”四叔声音越说越小。
    “什么意思?”
    “排了一天队,票早没了,连站票都没了。你的票,是花高价找‘黄牛’要到的……”四叔低声解释着。
    “我怕你不愿意一个人回去……我知道你很想回家……”
          四叔以为四婶会对他破口大骂,结果四婶却在电话里“哇”的一声哭了。
          2018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
          半个月前,明堂来找我,说他今年春节要和同学结伴去泰国,让我回家过年时给他爸妈捎点儿东西。
          明堂是我四叔四婶的独子,大学毕业好几年了,和我在同一个城市上班。
          我说:“春节不回家陪你爸妈吗……”
          明堂打断我的话:“我跟我妈讲好了,过年回家的车票不好抢……而且,去泰国的廉价机票都订好了,不能改签退票……”
    “再说了,过完春节再回家不是一样?”
          明堂见我没回他,又自我解嘲地说,“今年春节不回家,我这是给国家的春运工作做贡献……”
          前几天,明堂又来找我了。明堂说,他去不成泰国了,他得回家,东西就不麻烦我捎了。
          我笑着问他:“怎么这么快就想通了?”
    “不是我想通了,我爸把回家的往返车票都给我订好了,我能不回去吗?”明堂脸露不悦。
    “四叔也会上网订票了?”我假装好奇地问。
    “谁知道他们怎么搞到的。我妈说,为了上网抢票,我爸在网吧里守了好几天。”明堂赌气地说,“真不懂他们怎么回事,我不回去,他们这年就没法过了似的!”
          于是我给明堂讲了四叔四婶二十年前的那段故事。一周前,四叔打电话让我教他怎么在网上订票,说了很多话,还给我讲了这段故事。我觉得,我有义务讲给明堂听听。
          听完故事,我看到明堂的脸色慢慢地缓和下来了。
          春运就是一张火车票,最后一站都是家。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不管是讲别人的故事,还是讲自己的故事,我本来都应该活在故事之外。但是,我发现,可能年纪越大,心越发地软了,我总是试图将故事讲得美好一点儿。
          故事讲完了,你也许会问,明堂春节到底会不会回家?
          我只能告诉你,在我的故事里,他回家了。
    (选自《娘子关》2019年第1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不厌其烦地铺写四叔一遍又一遍地叮咛四婶,既体现了四叔对四婶独白回家不放心,也为下文写他没买着票、回不去了埋下伏笔。
    B.“真不懂他们怎么回事,我不回去,他们这年就没法过了似的!”明堂这句气话却真实地反映了两代人在对待回家过年问题的观念上的差异。
    C.小说结尾说“在我的故事里,他回家了”,言外之意是事实上明堂并没有回家;小说以此为结尾有助于增强对年轻一代缺乏孝道的判力度。
    D.小说主要山两个关于回家过年的故事构成,两个故事相对独立又有机关联,在时空转换巾巧妙完成情节的推进,构思可谓别具匠心。
    (2)“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车票”为中心写人叙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组卷:11引用:2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慧眼卫星最新观测结果:慧眼卫星发现首个跟神秘的快速射电暴相关联的X射线暴,确认其来自银河系内的磁星。这一发现,与国际上其他望远镜的观测一起,证明快速射电暴可以起源于磁星爆发,破解了快速射电暴的起源之谜。慧眼卫星是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自2017年6月15日发射升空以来,已在轨稳定运行超过3年半,并在黑洞、中子星等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组卷:4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为救助被激流冲走的战友而牺牲。英雄们的感人事迹披露后,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留言:“他们是为我而死。”更多网友感慨: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然而,微博大V仇某某为博取网民关注,在微博上发表歪曲事实、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言论。目前,警方已对仇菜某实施刑事拘留。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任务:(1)给英雄写一封慰问信。
          (2)给留言网友写一封信。
          (3)对仇某某的行为做出评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3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