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11/23 0:30: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轨迹为圆周或一段圆弧的机械运动称为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曲线运动,为了描述这类曲线运动,我们引入了一些新的物理量,关于圆周运动及这些物理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1引用:2难度:0.7 -
2.“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家喻户晓,战士们在弹尽的时候用石头砸敌人,假设石头被砸出的方向为水平方向,砸出点与砸中点的高度差h=5m,石头的初速度大小v=4m/s,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石头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是( )
组卷:44引用:5难度:0.5 -
3.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物体的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抛出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在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则该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小为( )
组卷:32引用:2难度:0.7 -
4.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运动机构,其功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汽车车轮转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活塞可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曲轴可绕固定的O点自由转动,连杆两端分别连接曲轴上的A点和活塞上的B点,若曲轴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组卷:94引用:1难度:0.4 -
5.一海峡最窄处只有6m宽,一位运动员以相对于水平面37°的角度进行“越海之跳”,忽略空气阻力,假设海峡两岸在同一水平面,sin37°=0.6,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则这位运动员越过这个海峡的最小初速度为( )
组卷:28引用:1难度:0.8 -
6.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
,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120组卷:3207引用:49难度:0.9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的O点,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若悬挂小球的细线长为L,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求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的大小;
(2)设小球运动的轨迹圆的圆心O'到悬挂点O的距离为h,请写出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与h的函数关系式;
(3)已知悬挂点O到水平地面(图中未画出)的高度H=2L,细线长为L,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小球所受重力的2倍,缓慢增大小球的角速度,若角度θ已知,求小球的落地点到悬挂点O的距离s0。组卷:212引用:5难度:0.3 -
18.“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迄今仍在轨运行。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卫星飞行若干圈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设卫星在预定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地球的半径为R,求:
(1)卫星从近地点A到远地点B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
(2)卫星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时的加速度大小;
(3)椭圆轨道运行周期T1与圆轨道运行周期T2的比值。组卷:38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