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六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6月份)
发布:2025/1/2 0:0:2
一、基础知识(共9分,每小题3分)
-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30引用:1难度:0.5 -
2.下面语句中加点字书写不准确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8 -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7 -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二、文言文阅读。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盒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 B.传不习乎(传:传授)
C.思而不学则殆(殆:有害) D.人不堪其忧(堪:忍受)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B.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C.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D.回也不改其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
B.孔子认为学习有三个境界:知学,好学,乐学;在学问上要有成就,就要进入乐学的境界。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不能随意改变或放弃自己的志向。
D.“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现代社会,这样的“忠”与“信”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组卷:16引用:1难度:0.9
四、语言实际运用(12分)
-
14.体会下面一段师生的对话,回答问题。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①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答:
②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
答:组卷:18引用:4难度:0.7 -
15.我国每一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从下面几个节日中任选两个,仿照例句表现他的特点。(即习俗和相关诗句)
例如: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1)春节:
(2)清明节:
(3)端午节:
(4)中秋节:组卷: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