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本一:
    识字班
    孙犁
          鲜姜台的识字班开学了。
          鲜姜台是个小村子,三姓,十几家人家,差不多都是佃户。
          冬天到来了,一个机关住在这村里,住得很好,分不出你我来啦。过阳历年,机关杀了个猪,请村里的男人坐席,吃了一顿,又叫小鬼们端着菜,托着饼,挨门挨户送给女人和小孩子往吃。而村里呢,买了一只山羊,送到机关的厨房。
          大家住在一起,住在一个院里,吃饭的时候,小孩子们总是拿着块红薯,走进同志们的房子:“你们吃吧!”
          同志们也就接过来,再给他些干饭;站在院里观望的妈妈也就笑了。
    “这孩子几岁了?”
    “七岁了呢。”
    “认识字吧?”
    “哪里去识字呢!”
          接着,边区又在提倡着冬学运动,鲜姜台也就为这件事忙起来。
          打扫了一间房子,找了一块黑板——那是临时把一块箱盖涂上烟子的。又找了几支粉笔。定了个功课表:识字,讲报,唱歌。
          全村的人都参加了学习。
          分成了两个班:自卫队、青抗先一班,这算第一班;妇女、儿童团一班,这算第二班。
          每天吃过午饭,要是轮到第二班上课了,那位长脚板的班长,便挨户去告诉了:
    “大青他妈,吃了饭上学去呵!”
    “等我刷了碗吧!”
    “不要去晚了。”
          第二班的“先生”,原先是女同志来担任,可是有一回,一个女同志病了,叫一个男“先生”去代课,一进门,女人们便叫起来:
    “呵!不行!我们不叫他上!”
          有的便立起来掉过脸去,有的便要走出去,还是儿童团的班长说话了:
    “有什么关系呢?你们这些顽固!”
          虽然还是报复了几声“王八羔子”,可也终于听下去了。
          这一回,弄得这个男“先生”也不好意思,他整整两点钟,把身子退到墙角去,说话小心翼翼的。
          等到下课的时候,小孩子都是兴头很高的,互相问:
    “你学会了几个字?”
    “五个。”
          可有一天,有两个女人这样谈论着:
    “念什么书呢,快过年了,孩子们还没新鞋。”
    “念老鼠!我心里总惦记着孩子会睡醒!”
    “坐在板凳上,不舒服,不如坐在家里的炕上!”
    “明天,我们带鞋底子去吧,偷着纳两针。”
          第二天,“先生”果然看见有一个女人,坐在角落里偷偷地做活计。先生指了出来,大家哄堂大笑,那女人红了脸。
          其实,这都是头几天的事。后来这些女人们都变样了。一轮到她们上学,她们总是提前把饭做好,赶紧吃完,刷了锅,把孩子一把送到丈夫手里说:
    “你看着他,我去上学了!”
          并且有的着了急,她们想:“什么时候,才能自己看报呵!”
          对不起鲜姜台的自卫队、青抗先同志们,这里很少提到他们。可是,在这里,我向你们报告吧:他们进步是顶快的,因为他们都觉到了这两点:
          第一,要不是这个年头,我们能念书?别做梦了!活了半辈子,谁认得一个大字呢!
          第二,只有这年头,念书、认字,才重要,查个路条,看个公事,看个报,不认字,不只是别扭,有时还会误事呢!
          觉到了这两点,他们用不着人督促,学习便很努力了。
          末了,我向读者报告一个“场面”作为结尾吧。
          晚上,房子里并没有点灯,只有火盆里的火,闪着光亮。
          鲜姜台的妇女班长,和她的丈夫、几子们坐在炕上,围着火盆。她丈夫是自卫队,大儿子是青抗先,小孩子还小,正躺在妈妈怀里吃奶。
          这个女班长开腔了:
    “你们第一班,今天上的什么课?”
    “讲报说是日本又换了……”当自卫队的父亲记不起来了。
          妻子想笑话他,然而儿子接下去:
    “换一个内阁!”
    “当爹的还不如儿子,不害羞!”当妻的终于笑了。
          当丈夫的有些不服气,紧接着:
    “你说日本又想换什么花样?”
          这个问题,不但叫当妻的一怔,就是和爹在一班的孩子也怔了。他虽然和爹是一班,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可是他不同意他爹拿这个难题来故意难别人,他说:
    “什么时候讲过这个呢?这个不是说明天才讲吗?”
          当爹的便没话说了,可是当妻子的并没有示弱,她说:
    “不用看还没讲,可是,我知道这个。不管日本换什么花样,只要我们有那三个坚持,他换什么花样,也不要紧,我们总能打胜它!”
          接着,她又转向丈夫,笑着问:
    “又得问住你:你说三个坚持,是坚持些什么?”
          这回丈夫只说出了一个,那是“坚持抗战”。
          儿子又添了一个,是“坚持团结”。
          最后,还是丈夫的妻、儿子的娘、这位女班长告诉了他们这全的:“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
          当盆里的火要熄下去而外面又飘起雪来的时候,儿子提议父、母、子三个人合唱了一个新学会的歌,便铺上炕睡觉了。
          躺在妈妈怀里的小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撒了一大泡尿,已经湿透妈妈的棉裤。
    1940年1月19日于阜平鲜姜台
    (有删改)
    文本二:
          在孙犁的小说当中,女性人物是被突出的,这主要是与孙犁一贯以来的创作观念有关:孙犁认为女性身上保留了很多人类古老的美好传统。因此,在孙犁的作品当中,女性往往成为了“美”的承担者。
    (摘编自肖益坚《孙犁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研究》)(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鲜姜台村民的佃户身份,是开办识字班缘起,在前后对比中彰显新旧世界的差异。
    B.见到孩子拿红薯换到干饭后妈妈笑了,真实揭示了农村妇女落后自私的一面。
    C.不叫男“先生”上课,是女人们潜意识中的本能反应,颇具时代气息和生活趣味。
    D.小孩子不知何时撒尿湿透了妈妈棉裤,侧面体现了大人们学习讨论的投入程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通过简单生活场景反映了机关人员和村民之间和谐融洽的鱼水关系,为识字班的开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B.作者没有赋予小说人物以具体姓名,也未着意呈现他们独特的外貌特征,这样写更能够显示人物形象的普遍意义。
    C.小说大量使用独句段,多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来结构全文,省略了交代环节,在表达上更加简洁,更容易吸引读者。
    D.小说语言风格独特,用华丽的词藻、流畅的笔调呈现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境界和生活状态。
    (3)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保留了人类哪些古老的美好传统?
    (4)小说结尾部分写一家三口坐在炕上讨论学习有何作用?

    组卷:10引用:7难度:0.5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4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上述文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指出并分析说明。

    组卷:5引用:1难度:0.6

二、文言文阅读(64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魏书曰: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自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唯潜思书籍而已。
          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易,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
          评曰: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气焉。
    (编自《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概:神情,气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
    B.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
    C.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
    D.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
    (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
    (3)明帝即位之后,他“盖有君人之至概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组卷:2引用:1难度:0.6

(二)课内文言文考查(本题共15小题,54分)(每题2分)

  • 4.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一致的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组卷:46引用:10难度:0.7
  •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6分)

  • 2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往扁平化、低互动的展览形式已经不足以激发大众兴趣,因而“新媒体艺术”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形成一种        的时尚风潮。沉浸式展览、沉浸式演出等活动        ,给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情趣。沉浸就是让人专注到当前的目标情境中并感到愉悦和满足,甚至忘记真实世界;而沉浸式体验,        ,就是通过集成大量技术、智慧和创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高价值经历。它一方面集成了大量前沿科技成果,如3D全息投影、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搭建了沉浸式体验的结构和形态;另一方面围绕主题性的空间造境为关键,通过交互式空间和叙事性空间,人们沉浸在特定情境、氛围与主题之中。沉浸式体验所提供的,既有以视觉、听觉等为主的感官体验,也有叙事性和故事性的情感体验,还有追求价值认同的精神体验,是一次集多种媒介和各种视听效果于一体、全方位作用于身心的难忘经历。事实证明,既融入感官体验又融入情感、精神体验的活动,能够创造令人倾情投入的心流。这种令人倾情投入的心流状态,恰恰是沉浸式体验正在努力追求的科技与人文        的完美效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独树一帜 应运而生 顺理成章 珠联璧合
    B.别具一格 因势利导 顺理成章 怀瑾握瑜
    C.别具一格 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 珠联璧合
    D.独树一帜 因势利导 顾名思义 怀瑾握瑜
    (2)下列选项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A.一个人是否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B.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C.通过观看电视剧《人世间》,使我认识到几十年的社会变革,堪称“平民史记”。
    D.他生长在戏剧之家,对河北梆子一点都不陌生。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本题共1题,60分)

  • 22.按要求写作。
          反思,是通过思考过去的事情总结经验教训。
          反思促进个人成长;反思推动民族发展;反思助力文化传承……反思启发自己,唤醒别人,警醒后人。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感悟或启示?请以“学会反思”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组卷:7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