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崇化中学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1/12 8:0:39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 1.水通道蛋白(AQP)是一类细胞膜通道蛋白。检测人唾液腺正常组织和水肿组织中3种AQP基因mRNA含量,发现AQP1和AQP3基因mRNA含量无变化,而水肿组织AQP5基因mRNA含量是正常组织的2.5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5难度:0.7
  • 2.关于中心法则相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9引用:1难度:0.7
  • 3.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高血糖环境中,在DNA甲基转移酶催化下,部分胞嘧啶加上活化的甲基被修饰为5′-甲基胞嘧啶,使视网膜细胞线粒体DNA碱基甲基化水平升高,可引起视网膜细胞线粒体损伤和功能异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7
  • 4.人卵细胞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在辅助生殖时对极体进行遗传筛查,可降低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一对夫妻因妻子高龄且是血友病a基因携带者(XAXa),需进行遗传筛查。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组卷:73引用:5难度:0.6
  • 5.某植物叶片含有对昆虫有毒的香豆素,经紫外线照射后香豆素毒性显著增强。乌凤蝶可以将香豆素降解,消除其毒性。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取食内部叶片,不会受到毒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题:(共五道,52分)

  • 16.纤毛是广泛存在的细胞表面结构,功能异常可引起多种疾病。因此,研究纤毛形成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纤毛结构如图1所示,由细胞膜延伸形成的纤毛膜主要由
     
    组成。基体由中心体转变而来,中心体在有丝分裂中的功能是
     


    (2)某病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纤毛异常,为了分析纤毛相关基因X是否发生了变异,对基因X进行了PCR扩增与产物测序。从细胞样品中分离DNA时,可通过交替调节盐浓度将与核蛋白结合的DNA分离出来,溶液中添加NaCl至2.0mo1/L的目的是
     
    。PCR扩增时,需在
     
    催化下,在引物
     
    端进行DNA链的延伸,获得扩增产物用于测序。
    (3)为研究蛋白质X在细胞中的定位,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与x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具有绿色荧光,可示其在细胞内位置。将X-GFP基因融合片段M导入如图Ⅱ所示载体质粒Y,构建Y-M重组质粒(在EcoRⅤ位点插入片段)。请完成下表。

    分步实验目标 简易操作、结果、分析
    PCR鉴定正向重组质粒Y-M(图Ⅱ中融合片段M中有白色的箭头,代表方向) ①选择图Ⅱ引物
     

    ②PCR目的产物约为
     
    bp。
    确保M及连接处序列正确Y-M的连接处上游含有Hind III+EcoR V的识别序列,下游含有EcoR V+BamH I的识别序列 ③质粒测序,图Ⅲ中正确的是
     
    (选填序列编号)
    检测融合蛋白定位 ④对照质粒Y-GFP(仅表达GFP)与实验质粒Y-M分别导入细胞,发现对照组整个细胞均有绿色荧光,而实验组荧光集中在纤毛基部,说明
     
    (4)为研究另一纤毛病相关基因Z表达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健康人与病人基因Z的转录水平。采集样本、提取总RNA,经
     
    形成cDNA作为模板,PCR扩增结果显示,在总cDNA模板量相等的条件下,健康人Ct值为15,而病人Ct值为20(Ct值是产物荧光强度达到设定阈值时的PCR循环数)。从理论上估算,在PCR扩增20个循环的产物中,健康人样品的目的产物大约是病人的
     
    倍。

    组卷:246引用:5难度:0.6
  • 17.中国科学家运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H,以糖蜜(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含较多蔗糖)为原料,在实验室发酵生产PHA等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期望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菌株H对蔗糖的耐受能力和利用效率,可在液体培养基中将蔗糖作为
     
    ,并不断提高其浓度,经多次传代培养(指培养一段时间后,将部分培养物转入新配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以获得目标菌株。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并用
     
    的方法进行菌落计数,评估菌株增殖状况。此外,选育优良菌株的方法还有
     
    等。(答出两种方法即可)
    (2)基于菌株H嗜盐、酸碱耐受能力强等特性,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不需要灭菌的发酵系统,其培养基盐浓度设为60g/L,pH为10,菌株H可正常持续发酵60d以上。该系统不需要灭菌的原因是
     
    。(答出两点即可)
    (3)研究人员在工厂进行扩大培养,在适宜的营养物浓度、温度、pH条件下发酵,结果发现发酵液中菌株H细胞增殖和PHA产量均未达到预期,并产生了少量乙醇等物质,说明发酵条件中
     
    可能是高密度培养的限制因素。
    (4)菌株H还能通过分解餐厨垃圾(主要含蛋白质、淀粉、油脂等)来生产PHA,说明其能分泌
     

    (5)甘蔗榨糖后的甘蔗渣含有大量的纤维素。为高效降解甘蔗渣废弃物,研究人员利用从土壤中筛选获得的3株纤维素分解菌,在37℃条件下进行甘蔗渣降解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在该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的是菌株
     
    ,理由是
     

    菌株 甘蔗渣总重(g) 甘蔗渣残重(g) 甘蔗渣失重(%) 纤维素降解率(%)
    A 2.00 1.51 24.50 16.14
    B 2.00 1.53 23.50 14.92
    C 2.00 1.42 29.00 23.32

    组卷:28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