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海省玉树州高考语文四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对科学的呼唤已经回荡了整整一个世纪。说起科学,人们很容易理解为科学知识,其实它还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其中,科学精神是统领,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和理念。
在我看来,1919年的中国缺乏科学精神,如今的中国依然缺乏科学精神。今天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科学精神缺失造成的。就拿科技界来说,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低下,基础研究薄弱,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引领性成果乏善可陈。你可以找出一千条原因,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科学精神缺失。科学精神缺失的影响绝不仅限于科技界,而是全社会的。比如,公众宁愿盲从某些“名嘴”关于敏感问题的臆断,而不愿寻找和相信科学的答案。诚信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我们的社会,而始作俑者也是科学精神的缺失。能够订约和守约的人必定是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而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又必定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那么,什么才能造就独立人格?古希腊人给出了经典的答案:科学。独立的人格来自于被科学武装起来的强大内心,依托于在自然规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特质。可以说,契约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有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
科学精神是一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它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公众的意识深层。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批判质疑,求真务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宽容失败等等。
科学是舶来品,不是我们的土特产,在中国从一开始就水土不服。“西学东渐”也是一个外来词,指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西方学术文化两次传入中国的艰难曲折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科学精神的认知也在探索中不断加深。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令,其后国家又出台了发展科学技术的“12年规划”,并且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然而,那个时期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是工农兵。特别是“文革”十年内乱让中国现代化进程遭受最严重挫折,科学事业也走进了严冬。1978年3月的全国科学大会给中国带来了科学的春天。就是在这次大会上,邓小平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
科学和技术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结合的一面,也有分离的一面。汉语里合二为一的简称“科技”带来很多麻烦。说技术是生产力,没有问题;要是说科学是生产力,它就有一些限制条件。事实上,促进生产力只是科学发展的一种派生效应。如果只是从生产力的视角审视科学,那是对科学的矮化。今天的人们更应该超越对科学的这种功利化的肤浅理解。科学能带来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家经常说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尊重科学。你尊重了科学,自然也就会尊重人才和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绝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事务,它关乎我们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不可或缺的。在科学精神指引下的创新活动,才是富有活力、充满希望的。
(摘编自刘亚东《用科学精神引领创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不仅仅指科学知识,它还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其中,科学精神起着统率作用。
B.公众宁愿盲从某些“名嘴”关于敏感问题的臆断,而不愿寻找和相信科学的答案,这说明某些“名嘴”影响全社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向科学进军”的号令和发展科学技术的“12年规划”都体现了当时国家对科学的重视。
D.如果只从生产力的视角审视科学,认为科学就是生产力,那么这是对科学的功利化的肤浅理解,是对科学的矮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叙述我国对科学的呼唤已经100年了而人们对科学的理解还不够全面的现实,以此引出对科学精神的阐释。
B.文章指出当下中国依旧缺乏科学精神,并从科技界、全社会等角度进行佐证,归纳总结了科学精神的定义、影响及内涵。
C.文章通过列举汉语里“将科学和技术整合为‘科技’一词”的例子,阐明了科学是舶来品,它在中国一开始就水土不服。
D.文章末尾指出弘扬科学精神关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用科学精神引领的创新才会充满活力和希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界低下的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的基础研究以及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引领性成果的乏善可陈,导致科学精神的缺失。
B.契约精神与科学精神密不可分,具有被科学武装起来的独立人格的人有着宽广的胸怀,讲诚信能够订约和守约。
C.科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又逐渐地渗入公众的意识深层。
D.尊重科学和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是标与本的关系,形成尊重科学的良好风气,有利于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组卷:5引用:1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我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改变。从摇篮到坟墓,几乎我们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实现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这部法典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法律制度特点,立足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反映了人民的意愿。
为生民立命,这五个字最能体现民法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具有的重大意义。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后形成的系统性法律。民法典更是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此次民法典明确了居住权、家事代理权等更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民法典的出台是我国坚持法治的最直接体现,坚持法治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民法典的出台必将直接促进这些法治目标的实现。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重要意义》,“搜狐网”2020年6月16日)
材料二: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应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法典草案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对一些新模式,新问题做出规范。动动手指就能网上租房、电商下单的电子合同是其中之一。“随着互联网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合同、网络交易等将会更加普遍。”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蔡学恩解读说,民法典草案在合同编中增加电子合同订立规则,能够有效规范网络交易行为,为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经济活动中更广泛应用奠定了法律基础。
(摘编自《“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来了!民法典“上新”有哪些科技亮点?》,“上海人大”2020年5月28日)
材料三:
人格权编时代感鲜明,试举几例: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予以保护,特别是对个人信息给出了实质定义和外延定义;禁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他人肖像、声音,明确对其音色、口语习惯甚至措辞的保护。明确规定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均予以保护,扩大了民事主体的人格权。
与民法典草案其他各分编都有现行单行法作基础不同,人格权编没有专门单行法为基础,而是在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基础上进行编纂,因此人格权编是整个民法典草案各分编中最具有时代感的分编。民法典草案人格权编独立成编,这是领先于世界的创举。
侵权责任编新增“生态破坏责任”,与以前就有的环境污染责任有显著区别。环境污染责任,救济的是因污染而受损害的个体;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是违法行为人虽未导致私人人身、财产直接受损,但导致生态环境公益受损的破坏行为,更有效地回应了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
(摘编自《迎接民法典,来数新亮点》,“半月谈网”2020年6月22日)
(1)下列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标志着我们已经迎来一个民事权利保障的新时代。
B.我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将人格权编独立成编,扩大了民事主体的人格权,是对世界民生立法的替代。
C.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公民可以通过对照民法典来调整日常民事活动。
D.民法典是现行民法领域的相关法规经过整理、编订后形成的系统性法律,体现了我国“为生民立命”的思想和坚持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法典草案立足我国国情,与时俱进,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例如:民法典明确了居住权、家事代理权等更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充分考虑到科技信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新模式、新问题作出相应的法律规定。
C.民法典其他各分编都有现行单行法作基础,但因人格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所以人格权编在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基础上编纂。
D.民法典规定的“生态破坏责任”与以前就有的“环境污染责任”不同,“生态破坏责任”会追究违法行为人导致生态环境公益受损的破坏行为。
(3)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民法典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体现时代特色的具体做法。组卷:2引用:2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雪
江岸
老古话还真说对了,三月还有桃花雪。墙外几株桃树含苞待放时节,黄泥湾竟然纷纷扬扬下了一场雪。
山桃起床后,去厨房舀水洗漱的时候,爹早就起来了,把院子都扫完了。天上的雪花还一个劲儿飘扬着,整个村庄一派银装素裹。
桃啊,今天还去学校吗?娘系着围裙,站在厨房门口问。
山桃说,哪怕天上下刀子,我顶着铁锅,也得去学校。下这么点儿雪,怕什么?
那你赶紧吃饭,吃过饭,让你爹送你去学校。娘摘下围裙,扑打着头上身上做饭时落下的草木灰。
学校离家一拃远,她这么大的姑娘,还用人送?爹将大扫帚扔到院子角落里。大扫帚晃了晃,依靠着墙角站住了。
娘白了爹一眼,说,你不送,我送,行了吧?
山桃出了门,爹默默地跟在她后面。翻过房后的这道岭,站在岭头上,就能看到对面山洼里的黄泥湾小学。爹是这所小学的毕业生,山桃也是。从家到学校这条路,即使闭着眼睛,父女俩也能摸过去。
山桃踩着雪,爬上山岭,积雪在她脚下咯咯吱吱地响。她站在山岭上,看着往山岭上爬着的爹,爹的脚下也咯咯吱吱地响。
好了,爹,就送到这儿吧。山桃扬着手臂,在风雪中划拉了一个圈儿,对爹说。
爹毕竟上了岁数,有些气喘。他还没走到山桃跟前,山桃已经像个淘气的孩子一样,坐在山坡上,往山下滑行而去。
爹站在岭头上,看着山桃一会儿从树丛中闪出来,一会儿又隐身到树丛中去了,仿佛在和谁捉迷藏。终于,山桃到了山脚下,返身冲山上挥挥手,一溜烟儿地往学校跑去了。
这个鬼丫头,怎么就长不大呢!爹暗自嘀咕着,准备下山回家。
爹转身的时候,看到一只黑灰色的大狗从他身边的灌木丛中漠然走过去,大狗的身后,跟随着三只活蹦乱跳的小狗。小狗们停住了,有一只好奇地盯着他,有一只冲他呲呲牙,有一只伸过头来,嗅了嗅,然后纷纷追随大狗去了。这是谁家的狗呢,拖家带口地跑到这荒山野岭上,干什么呢?他有些纳闷。
爹正在这样想着的时候,那群狗已经钻出灌木丛,回到被他挡住的山路上,逶迤而去。
爹觉得有趣,掏出手机,将狗群的背影和它们留在雪地上的凌乱的脚印拍摄下来。它们的脚印,宛若大朵小朵的梅花,在雪地上绽放。
回到家里,爹从锅里盛了一碗放得有些温乎的稀饭,就着一碟咸萝卜条,大口大口吃起来。爹正吃着饭,突然想起什么来,对娘说,也不知道谁家的一窝狗,在山上瞎逛呢,被我拍了下来。
娘拿起爹的手机,翻看着,突然惊叫起来,这哪里是狗啊,不是狼吗?
狼?咱黄泥湾多少年没有闹狼了,怎么会有狼?爹狐疑地说。
你看看,这拖在屁股后边的大尾巴,这毛色,这脚印,这哪能是狗呢?
哇,还真是哈,是不太像狗,我说狗怎么跑到山岭上了呢!
娘又紧张又兴奋地说,快,发个朋友圈,告诉大伙儿,山上有狼了!
爹放下饭碗,又端了起来,说,你又不是不会发,你发吧。
下午,山桃放学的时候,刚走出学校大门,就看到爹缩着脖子,袖着手,倚在墙角背风处,不停地跺脚。
爹,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山桃一边锁门,一边问。
早上送你的时候,我在山上看见狼了。你娘不放心,让我来学校接你。爹说。
真的假的啊?说得怪吓人的。
这还能有假?我把照片拿给咱村里上岁数的人看了,你八爷,你六大爷,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打过狼,都说是狼。
也许吧,现在山里砍柴的、伐树的都少了,树高林密,狼就从深山里蹿出来了呗。
对了,我守了半个下午,你的学生呢?怎么一个学生毛都没看到?爹好奇地问。
您还好意思问,家长们还不是被您的微信吓破了胆?今天下午,所有学生集体旷课。山桃哭丧着脸说。
回到家里一说,娘竟然拍着手,高兴地说,别的老师钻窟窿打洞地都调走了,就你这个傻丫头,死心眼儿,自个儿独自硬撑着这个学校。这下倒好了,村小学没学生了,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到镇中心小学去了。今天,你爹的微信里,就有你的好几个学生的爷爷、奶奶留言评论,说是为了安全,把学生送到别处上学呢。
山桃叹口气,说,自从我师范毕业,到我的母校任教,我就幻想,总有一天,咱黄泥湾小学还能像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那样红红火火。我这个人没大出息,就这点儿小梦想,竟然被这几只该死的狼搅黄了。
爹看看娘,娘看看爹,想笑,又不敢笑,两个人的脸都绷得紧紧的,背着山桃,偷偷地挤眉弄眼地做鬼脸。
屋外,飘了半夜又一天的飞雪不知道何时停了下来,夕阳在西边山峦上露出半张脸来。傍晚的山村一片嫣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的出现,使母亲为山桃的安全担心,所以内心紧张;又认为这是女儿调到镇中心小学的好机会,因而不免兴奋起来。
B.作者将普通的素材写出不普通的故事,叙述的节奏不疾不徐,文字如一流清泉,潺潺流入心田,读来给人美的享受。
C.黄泥湾多年没有狼,而现在山里砍柴的、伐树的都少了,树高林密,狼再次出现,从侧面说明黄泥湾生态恢复得好。
D.爹娘“想笑,又不敢笑”是出于对女儿梦想的尊重,爹娘“背着山桃,偷偷地挤眉弄眼地做鬼脸”,说明爹遇到的是狗不是狼。
(2)请概括山桃的形象特征。
(3)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组卷:9引用:2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亚洲象是亚洲最大的陆生动物,为了保护好亚洲象,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开展了大量科学细致、富有成效的工作。
作为亚洲最大的陆生动物,亚洲象几乎没有天敌,①
除了饮食起居和康复治疗,②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简述上面三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组卷:6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励志学校举行的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用时代金句点燃青春之火”——当代中国杰出青年语录评选活动中,以下两句以高票当选。
①祖国把我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中印边境英勇牺牲的陈红军 ②对年轻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不做一个跟随者,而去做一个开创者。
——最美村官秦玥飞 这两句话也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有同学说,当代青年应岗位意识重于开创意识,也有同学认为,青年不能一味定在一个岗位上,而要有开创新领域的意识。
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以上面两句话为话题举办一次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当代青年应岗位意识重于开创意识”,反方的观点是“当代青年应开创意识重于岗位意识”,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阐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9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