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14 8:0:9
一、第一部分(20分)
-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xián。名人和凡人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不修边服,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呢,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头xián
强词夺理
(2)找出语段中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并改正。
(3)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释义
名人逸事
A.安乐;安闲
B.散失;失传
C.超过一般组卷:4引用:2难度:0.8 -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蒹葭采采,
(2)曲径通幽处,
(3)
(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5)我想要以花自喻,表明自己即使狠遭命运捶打,仍然傲骨铮铮,不改初心。此时可以引用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两句诗:组卷:0引用:2难度:0.5 -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8 -
4.班级举办“和谐之美”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各小组活动并完成任务。
(1)第一小组从典籍中探究“和”的含义。请参照示例,理解下面句子中“和”的内涵。
示例: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声律和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第二小组搜集到下面一段关于自然界中“和”的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人类怎样才能实现“和谐之美”。
“和”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时顺应自然地貌,因势利导“筑堰分水”,驯服了曾经怒不可遏的岷江。自此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史上最严禁渔令”的启动,引导长江沿岸渔民顺应自然,应时而作。几年后原本销声匿迹的鳤鱼再现洞庭湖,“微笑天使”江豚频频现身。云南野生亚洲象北上迁徙,迂回行进约1300公里。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一路保护引导,最终使象群安全回到传统栖息地安营扎寨。
(3)第三小组结合所学古诗文发表了活动留言,解读和谐之美。请你结合本学期所学的古诗文,再写一条留言。
留言示例:《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了老人、孩童安宁和谐的生活场景。组卷:4引用:2难度:0.5
二、第二部分(50分)
-
11.补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四个重要人生经历:学校→
A.著书
B.退学
C.筑路
D.参军组卷:1引用:2难度:0.5
三、第三部分(50分)
-
12.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按游览顺序拟出写作提纲。
(2)回想游览时最深的印象及总体感受,据此确定材料取含与叙述详略。
(3)在记叙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人文景观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描写、评价等,以丰富文章内容。组卷:8引用: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