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3 8:0:9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分)

  • 1.请用正楷字工整地默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③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④林庚先生认为,中国是“诗的国度”“楚辞的少年精神直贯唐诗”。“少年精神”是一种乐观豪放,富有新鲜感的青春气息。生活中本来并不都是欢乐,青春难道就没有悲哀吗?人能一直少年吗?但有“少年精神”的人,总是能保持着希望和奋斗的热情。如登泰山的杜甫,在巍峨的泰山前,抒发了“
     
    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郁郁不得志的陈子昂,站在幽州台上远眺,抒发了对人生“念天地之悠悠,
     
    ”哲理性的思考;王安石登临飞来峰,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强音。

    组卷:0引用:1难度:0.9
  • 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册语文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了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在广阔的关东原野上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籍时qiè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的情怀;     A
    (1)结合语境,给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iè 
     
     而不舍
     
    为人知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应改为“
     
    ”。
    (3)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请找出与“心荡神驰”结构类型相同的短语。(  )(多项选择)

       
    组卷:8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45分)

  • 8.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问题。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策勋十二转
     

    ②赏赐百千
     

    ③愿千里足
     

    ④出相扶将
     

    我旧时裳
     

    (2)用白话文翻译下列语句,要求通顺流畅。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节奏划分正确。
    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通过排比铺写,描写了木兰回家时家中的欢乐气氛,幸福而温暖。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用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换回女装的喜悦之情。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4)“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孝亲敬老的故事不胜枚举,除了“木兰替父从军”外,请你再列举一个以“孝”动人的故事,要求写出故事的主人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见贤思齐”,想一想,生活中的自己做了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呢?请你写出其中三件。

    组卷:4引用:1难度:0.5

三、作文(45+5分)

  • 9.      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长妈妈惦念《山海经》的细节,温暖了鲁迅一生;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细节,让杨绛终生难忘;《台阶》中父亲洗脚的细节,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生活中,应该也有一些细节在你的记忆深处无比灿烂,那就用文字撰写下来吧。
          请以“灿烂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组卷: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