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高考语文段考试卷(一)(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2分)

  •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通常富有考据癖的学者有时会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菜的来源、成分和烹调方法研究得        之后,便       ,不肯染指。而我对于考据家的       虽然十分敬佩,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要伸箸,用口        它们的滋味。

    组卷:37引用:2难度:0.9
  •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世纪初,晏阳初曾经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视为“第五大自由”。几十年后,素尔仁尼琴还注意到另一种自由,“                                          。”
    ①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
    ②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③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
    ④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
    ⑤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

    组卷:33引用:4难度:0.6
  • 3.按照空间变换的顺序排列。有些文章或段落是按照空间变换也就是地点的推移的顺序写的,打乱后,我们只要找出不同的先后出现的地点就可以了。根据下面现代诗的诗意,作者感到“啮咬”和“绞伤”的原因,最恰当的是(  )
          当花和果实在春天演奏/秋天出版/我的日子被时计的齿轮给无情地啮咬,绞伤/庭中便飞散着我的心的碎片/阶下就响起我的一片叹息。
    (《花与果实》)

    组卷:4引用:1难度:0.7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 10.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这一年,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支持下,人工智能在语音、语义、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开始加速应用到各个产业场景。在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的2017年,
          其中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机器视觉技术遍地开花,便捷了人们生活,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而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身份的数字化是智能社会的前提,人脸识别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不易伪造、可被动采集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基于人脸这一非侵犯性的生物信息,进行毫秒级大数据计算,使人脸成为智能社会的“入口”,从而展开人与系统间更加便捷、安全的信息交互,开启智能社会入口。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7年下发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将“视频图象身份识别系统”列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之一,可见其在推动智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该行动计划也明确给出了这一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具体要求:“支持生物特征识别、视频理解、跨媒体融合等技术创新,发展人证合一、视频监控、图象搜索、视频摘要等典型应用,拓展在安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到2020年,复杂动态场景下人脸识别有效检出率超过97%,正确识别率超过90%,支持不同地域人脸特征识别。”
    (摘编自马晓坤《人脸识别让生活拥有更多可能》)      材料二:南都记者实地走访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该校老师介绍,课堂上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抓取学生表情,根据课堂表情数据来分析教学效果。该校校长吴少文表示,学校会持续将“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应用在学校管理、学生评价、教师应用等方面,实现图书馆刷脸借阅、午餐室刷脸取餐、校医室刷脸体检、功能室刷脸签到等功能。
          数字化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特征之一,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进一步激发了教学的活力。而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在重构全新的“教学、考评、管理、家校”新平台,教育生态系统正在不断演变。
    (摘编自程洋《人脸识别技术抓取学生表情通过数据分析教学效果》)      材料三:“刷脸”进站、“刷脸”支付、“刷脸”签到、“刷脸”执法……人脸识别技术正走进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与指纹、虹膜等相比,人脸是一个具有弱隐私性的生物特征,因此,这一技术对于公民隐私保护造成的威胁性尤其值得重视。“人脸图象或视频广义上讲也是数据,如果没有妥善保管和合理使用,就会容易侵犯用户的隐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段伟文说。
          通过数据采集和机器学习来对用户的特征、偏好等“画像”,互联网服务商进而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等,从正面看是有利于供需双方的一种互动。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交换是不对等的。就频频发生的个人数据侵权的事件来看,个人数据权利与机构数据权力的对比已经失衡,在对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方面,消费者是被动的,企业和机构是主动的。段伟文表示,“数据实际上成为被企业垄断的资源,又是驱动经济的要素。”如果商家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就难免会对个人数据过度使用或者不恰当披露。
    (摘编自谷业凯《“刷脸”会不会刷走安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人脸这一非侵犯性的生物信息,人脸识别技术使人脸成为智能社会的“入口”,这是以人的身份数字化为基础的。
    B.在推动智能社会发展过程中,“视频图象身份识别系统”具有重要地位,已经列入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发展规划中。
    C.全新的“教学、考评、管理、家校”新平台的重构,得益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发展。
    D.在对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方面,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企业和机构处于主动地位,供需双方交换不对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在一些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得益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其中机器视觉技术有效助推经济发展。
    B.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抓取学生表情体现出智慧校园的数字化特征,智慧校园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激发了教学活力。
    C.在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中,人脸识别技术在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由于人脸弱隐私性的生物特征,必然会威胁到用户隐私。
    D.我们在享受商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和推荐的同时,也要警惕个人数据被商家过度使用或者不恰当披露。
    (3)要提高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水平,应从哪些方面加强努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组卷:6引用:3难度:0.7

八、作文(70分)

  • 1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新冠疫情发生后,军人、医生和警察等逆行赶往疫区。我们要赞美那些逆行者。其实不仅是在危难的时候,平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逆行者。

    组卷:7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