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高考化学保温模拟试卷(6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
-
1.下列垃圾分类不合理的是( )
A.果皮、果核 B.废弃口罩 C.充电电池 D.灰土、瓷片 组卷:22引用:1难度:0.6 -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7 -
3.糖类、油脂、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0引用:1难度:0.6 -
4.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x值为( )
组卷:2506引用:45难度:0.5 -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如图表示N2O在Pt2O+表面与CO反应转化成无害气体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2引用:2难度:0.5 -
6.X、Y、W、Z是四种常见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6引用:2难度:0.5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
-
18.氯化亚铜是有机合成工业中应用较广的催化剂。
(1)CuCl用作制备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4CH3OH+2CO+O22(CH3O)2CO+2H2OCuCl
请填写化学方程式将催化原理补充完整:
ⅰ.4CuCl+4CH3OH+O2═4Cu(CH3O)Cl+H2O
ⅱ.
(2)一种用废铜制备氯化亚铜的过程如下:
Cu(s)+Cl2(g)═CuCl2(s)△H=-akJ•mol-1
CuCl2(s)+Cu(s)+4HCl(aq)═2H2[CuCl3](aq)△H=+bkJ•mol-1
CuCl2(s)+2HCl(aq)⇌H2[CuCl3](aq)△H=-ckJ•mol-1
①反应2Cu(s)+Cl2(g)⇌2CuCl2(s)△H=
②向CuCl2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发生反应生成CuCl2.但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入浓盐酸反应才能持续进行,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倒入蒸馏水中稀释获得CuCl2.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
(3)在电解槽中电解氨性含铜蚀刻废液,电解后向阴极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倒入蒸馏水稀释,得到氯化亚铜沉淀。
①电解装置如图1所示,阴极区电极方程式为
②稀释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不同,得到沉淀质量和氯化亚铜百分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从氯化亚铜产率角度分析,最佳稀释温度为组卷:7引用:1难度:0.5 -
19.某化学小组同学探究在实验室中SO42-检验的干扰因素。
(1)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用过量盐酸将溶液酸化,其目的是排除
(2)为了验证盐酸能否排除SO32-的干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盐酸(盛放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中部分信息如图),稀释,配制成5mol/L的稀盐酸。
Ⅱ.甲同学取0.3g未变质的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上述5mol/L稀盐酸至过量,产生大量气泡。充分振荡后滴加4滴BaCl2溶液,迅速产生白色浑浊。产生白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①
②盐酸中含有Fe3+实验证实含有Fe3+的方案是: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由Fe3+产生白色浑浊的原因:
(3)乙同学提出,检验SO42-时能否用硝酸酸化来排除SO32-的干扰。丙同学认为不可行,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继续实验:称取5份0.3g未变质的Na2SO3固体,分别向其中加入10mL不同浓度的硝酸,振荡;再滴加4滴BaCl2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表。
依据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硝酸浓度(mol/L) 滴加氯化钡溶液之前现象 滴加氯化钡溶液之后现象 15.0(浓硝酸)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黄色 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7.5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淡黄色 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4.8
产生少量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溶液无色开始无现象,约60min后溶液开始变浑浊
2.0
产生少量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溶液无色开始无现象,约70min后溶液开始变浑浊
0.5
产生少量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溶液无色开始无现象,约120min后溶液开始变浑浊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将0.3g Na2SO3和0.3g NaCl固体混合,加入10mL 2.0mol/L的稀硝酸,振荡后,再滴加4滴BaCl2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ⅱ放置两小时后溶液未变浑浊。 组卷:39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