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刘集初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下)第一次作业物理试卷

发布:2024/12/9 21:30:2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8题,共计54分)

  • 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7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28引用:8难度:0.7
  • 3.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组卷:401引用:5难度:0.6
  • 4.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盐水的密度
    ②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③鉴定铅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④鉴别实心金牌是否为纯金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组卷:300引用:3难度:0.4
  • 5.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相符的是(  )

    组卷:321引用:7难度:0.8
  • 6.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mm2,质量为89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为(  )

    组卷:2306引用:26难度:0.7
  • 7.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说法中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是(  )

    组卷:96引用:18难度:0.9
  • 8.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组卷:361引用:6难度:0.6
  • 9.某同学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称量之前,天平已按要求调整完成。某次的称量情况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03引用:3难度:0.9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2分)

  • 28.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移动游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调平衡螺母
    (3)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

    (4)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g/cm3。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为减小由此带来的误差,只需将体积测量的顺序调整为
    即可。

    组卷:43引用:3难度:0.4
  • 29.小明每天早上都喝牛奶,他发现牛奶分好几种,他查阅资料发现一般牛奶的密度平均为1.028-1.038之间,牛初乳的密度为1.038-1.040,在奶中掺水后,每增加10%的水,密度降0.003(上述密度的单位均为g/cm3),他为了判断自己喝的牛奶是属于哪种类型,特别测量了自己所喝牛奶的密度。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选择图
    (选填“甲”或“乙”)中的量筒;
    (2)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
    B.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C.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D.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
    考虑到牛奶在从烧杯中倒出时有残留,密度的测量值偏
    ,为此,同组的小浩提出只要调整实验顺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实验顺序是
    (填序号);
    (3)按照调整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在测量烧杯质量时砝码及游码情况如图丙所示。实验数据如表,其中①和②的物理量分别为

    烧杯的质量m1/g 牛奶的密度ρ/(g•cm-3
    78.2 40
    (4)小明喝的是
    (选填“一般牛奶”、“牛初乳”或“掺水牛奶”);
    (5)小明认为没有量筒也能测量牛奶的密度,因此他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盖子玻璃小瓶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调节好天平,测出带盖子空玻璃小瓶的质量为m0
    ②将其中一个玻璃小瓶装满水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带盖子玻璃小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另一个玻璃小瓶
    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玻璃小瓶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
    ④牛奶密度表达式:ρ=
    (用已知量ρ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组卷:18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