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7 15:0:2
一、积累运用(29分)
-
1.根据课文默写和欣赏古诗文。
①牧人驱犊返,
②
③诗词是中国人根植在灵魂和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当你遇到有人遭遇挫折,踌躇不前时,你可以用曹操《龟虽寿》中“
④晓雾将歇,
⑤鸢飞戾天者,
⑥请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
下联:细雨犹能动客心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使至塞上》一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其中《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一节中香菱就有过对这两句的品评,你认为她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知识卡片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组卷:9引用:1难度:0.5 -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发动机的páo xiào
②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zhì liú
③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căn jué rén huán组卷:1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41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读书的少年
王剑冰 ①我对写作的热爱,源于对读书的热爱。在那缺书少肉的年代,找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是多么奢侈的事情。
②那个时候,每道街上都有几个“团伙”,也就是抱团玩耍的伙伴,一般是男生和男生、同年级的和同年级的结伙。高年级的,视低年级的为小孩子,不屑与之为伍。我家周围,和我同年级的孩子少,那些孩子大多比我大,我也就总被他们排斥。高年级的孩子凑在一起谈笑,他们看见我,总是露出不屑的神情。我也确实觉得人家比我知道得多,尤其对那些比我高出两级,或上了初中的大哥大姐,那简直就有些崇拜了。
③晚上,见他们聚在饭场上,我会偷偷地坐在一旁,捕捉他们笑闹间嘴里蹦出的话,什么托塔李天王、宝葫芦、方天画戟、小人国、白骨精。我不知道他们肚子里的这些东西来自哪里,难道来自高年级的课堂?从一个同学手里借到一本《西游记》后,我才知道,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出自这里。这个同学只给我一天阅读时间,因为他姐姐才有三天阅读时间。他姐姐说,我要想看,就让我看一天,她只好少看一天。而他要以一天的阅读权,换取我五个玻璃球。他向我透露,孙悟空的故事都在这本书里边。我抵挡不住书的诱惑,心疼地舍弃了那五个晶莹的宝贝。拿到书才知道,书里全是繁体字,有很多字不认识。一天的时间,一字字地读完,那是妄想一目十行也不可能读完。于是只好“跳读”,课也不能好好上,饭也不能好好吃。等翻到牛皮纸包着的破书最后,才知道,这只是上册。下册呢?他说,等我有了玻璃球,再找他交换。这是我第一次借书阅读的经历。
④说是阅读,大都是翻翻,半猜半读,囫囵吞枣。虽说不可能尝尽书中滋味,却也品出了甜头。那些大孩子口中的学问,原来全都在书里!慢慢地,我玩兴大减,读兴大发。玻璃球、弹弓、画片等爱物,都被我用来换书读。每本书阅读时限都不长,少则一天,多则五天。为了晚上阅读,我买来一节一号电池和一只小灯泡,把一根铜丝的一头绑在小灯泡上。家里熄灯后,我用被子蒙着头,把灯泡按在电池的顶部,铜丝的另一头按在电池底部,灯泡发亮,我偷偷看书看到很晚。
⑤大部分书是通过我那个同学向他姐姐借来的。后来我知道,他姐姐是个书迷,到处借书看。为了按时归还,她夜以继日地读。她看的书可真多,在他们高年级圈子聚聊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她看的书有很多我享受不到。后来,她明白我是通过何种方式向她弟弟换取“阅读权”的,有时她会心软,直接把书借给我。
⑥我上的实验小学离我家不远。我家在东街南头,学校在东街中段。那时,课间操没有集体活动,20分钟时间就被我用于读课外书。我用三五分钟跑回家,再用三五分钟跑回教室,中间可以在家读10分钟书。我记得用课间操的时间读过《青春之歌》《一千零一夜》《形形色色的案件》……那时候,这些书父亲不让我看,学校也不准带到学校,只能偷偷看。学校的钟是一个废炮弹头。每天,课间操的钟声一响,我就如一只饥渴的小兽夺门而出,翻过围墙的豁口,穿过一处院落,冲到街上,跑到街南头,飞快地拐入一个夹耳胡同,边跑边掏出钥匙,到门口迅速打开那把铜锁。说起来,这奔跑也是一种“课间操”,是一种难得的锻炼。若干年后,我在中学和大学,都参加过长跑比赛,基础或许就是那时打下的。当然,这种心有牵念的快跑,也有危险因素。我曾经以单薄的胸膛,撞击过一辆板车的车把,那拉板车的人的惊叫和我的尖叫,刺破了天空。上课的钟声一般响六下,我曾在响到最后一下时飞跑进教室,被门槛绊翻。那似鱼跃入水的动作,溅起一片欢笑。猛烈的磕碰使我暂时失语,我想说话说不出来。我恐怖地张着口,指着自己的嘴巴比画,同学们越发笑声如潮。直到一口气上来,我才恢复正常。老师还认为我在调皮搞怪。
⑦那时我最盼望放假。一放假,我就有整天的时间将自己关在屋里读书。冬天寒冷的时光,一个火炉,一本书,总让我有一种满足和幸福。我记得,难啃的《东周列国志》上下卷,就是在寒假的时光看完的。我还在一个同学家里借到过一本没头没尾的线装书,竖排版,每句话中都有句号样的圆圈,很考验阅读能力。直到多年后,我才知道,那是《改良今古奇观》。
⑧慢慢地,我也有了自己的书。没有其他书读的时候,我会把自己的书反反复复地读,许多情节和语句都甜美入心。我的作文,每每被老师当作范文,受到老师的肯定,写作的热情随之而来。这种热情,一直伴随着我。
(1)文章主要写了“我”少年时期三个读书故事,请分别概括出来。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每天,课间操的钟声一响,我就如一只饥渴的小兽夺门而出,翻过围墙的豁口,穿过一处院落,冲到街上,跑到街南头,飞快地拐入一个夹耳胡同,边跑边掏出钥匙,到门口迅速打开那把铜锁。
②上课的钟声一般响六下,我曾在响到最后一下时飞跑进教室,被门槛绊翻。那似鱼跃入水的动作,溅起一片欢笑。
(3)文章以“读书的少年”为题有何妙处?
(4)文章结尾画线句子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理解。组卷:11引用:1难度:0.3
三、作文(50分)
-
12.作文。
请以“原来,这里也很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字写工整,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组卷: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