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六校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医学从学科属性上来讲,属于自然科学中应用科学的范畴,即医学的范畴。而中医学在漫长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条件,使其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医学属性是它的根本属性,文化属性是它的辅助属性,而辅助属性是为根本属性服务的。中医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防病、治病的科学,这是它的医学属性。它还具有文化属性,是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医学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出现,大体是在春秋战国到西汉之间。在这一阶段,中医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受到当时哲学思想的影响,比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学说等。这些思想被吸收到中医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当中,使中医学得到了一次升华,这是中医学的文化属性。西汉哲学家董仲舒说过:“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可能是关于“天人合一”最早的论述。中医学正是把这些哲学思想引进来,形成了自身“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理论,《黄帝内经•灵枢•邪客》中就有说道:“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在过去几千年中,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对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很早就被翻译到国外,对世界医学、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医学能流传几千年,根本原因是它的有效性,否则它不至于传承到今天。但现在的中医学发展比张仲景、李时珍所处的时代更为艰难。为什么艰难?因为张仲景和李时珍只要治病有效就可以,但今天不然。现在存在着两种医学,既有中医,同时还有强大的西医,所以中医光有效不行,还得要超过西医的疗效,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中医学能治未病,也能治已病,它对很多疾病都可以发挥作用。这次治疗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汤,来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八个经方,对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的治疗效果都不错。当然,针对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对象,中医中药和西医西药的治法,要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中医学可以为现代医学贡献其先进理念,比如看待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异常生命活动的理念。举例来说,“辩证论治”,“证”就是从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分析、归纳人体异常的生命活动。现代医学看待疾病,看待人体异常的生命活动,可能是从正面看,看局部;而中医则是从侧面看,从远处看,看整体。西医得出来的是局部的病的概念,而中医则是从远距离、整体地看待个体的异常生命活动,得出的结论是“证”,再根据这个“证”来立法、选方、用药,中医学上讲“治病容易辩证难”,所以“辩证论治”实际上是中医学根本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学要响应“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号召。换句话说,要把精华的东西继承下来,发展下去。但是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离开正道,要坚守中医学自身发展的轨道,在发展的过程中,中西医可以结合,而且应该结合,造福于患者,造福于人类。
“天人合一”不是完全的“合一”,它也有“天人”的“相分”,而且我们对“天”的定义不同,那么“天人合一”所表述的理论范围也不一样,所以在整个“天人互动”的学术背景下,我们来考量中医的理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续编自《中国医道与天人合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学从学科属性上来讲,属于医学的范畴,但是它在漫长的学科发展过程中又汲取了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因而又有一定的文化属性。
B.大体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受到了当时哲学思想的影响,并发展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
C.“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学说等一些哲学思想被吸收到中医学自身的理论体系中,使中医学得到了升华,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属性。
D.考量中医的理论,既要考虑“天人合一”理论,也不要排斥“天人相分”的理论,因为对“天”的定义不同,“天人合一”所表述的理论范围也不一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从医学属性和文化属性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医学,两种属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B.文章多处采用例证法,比如以《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为例来论证中医学的影响与贡献。
C.文章论述中医能治未病也能治已病时,结合了现在备受关注的新冠肺炎,更具有说服力。
D.文章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看待疾病的角度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医学“辩证论治”的优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学的文化属性要为其医学属性服务,因此文化属性相对医学属性出现较晚。
B.中医学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而不断,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有很不错的治疗效果。
C.针对不同的情况,中医中药和西医西药的治法要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D.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与西医相结合,但要在坚守自身发展轨道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组卷:1引用:3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早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上订餐因其独有的便捷性和直观性,更能够轻而易举地被现代人认同和接受。互联网上诞生出这种便捷的订餐形式,也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全新体现;从另一个侧面来看,网上订餐还起到了帮助推进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进程的作用,网上订餐的形式,同时也在帮助加速电子商务应用的步伐。
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兴起并得以快速发展,需要有巨大的需求市场来进行依托。比如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对公司里的白领、在校大学生来说,网上订餐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且经过不断地发展,餐饮外卖实现了多时段和全品类覆盖,成为大众消费平台,加班、聚餐、宵夜等场景的出现使餐饮外卖越来越多元化。
(摘编自“智研咨询网”)材料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我国居民主食应以谷物为主,粗细搭配,日均蔬菜摄入量为300~500克。但在多数外卖平台上,新鲜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数量偏少,种类也不丰富,难以满足人们每日的蔬菜推荐摄入量。蔬菜摄入偏少,导致维生素C、胡萝卜素、钾、镁、膳食纤维和各种抗氧化物质不足。
网上流传的一份《大学生外卖食品消费情况调研》显示,在问及选择外卖的理由时,调查问卷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便利”“口味好”“价格实惠”的人数比例分列前三位,“营养搭配合理”排在末尾。某外卖平台发布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蓝皮书》显示,订单量最多的十大外卖食品为:皮蛋瘦肉粥、香辣鸡腿堡、酸辣土豆丝、鱼香肉丝、农家小炒肉、手撕包菜、麻辣豆腐、水煮肉片、肉夹馍、扬州炒饭。
除了食材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外,外卖食物在储存、制作和流通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营养降低的问题。
范志红指出,多数外卖食品是大批量制作的,原料有一定储藏期,导致食材新鲜度下降,再加上配送时间较长,送到消费者手里时营养含量会进一步降低。而且,烹调用油品种单调,存在脂肪酸比例不合理的问题。调味品质量不一定能令人满意,往往不是纯酿造的酱油、醋,汤可能是汤粉冲出来的。这些虽然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但营养含量肯定会大大降低。
由于制作上的高盐高油、荤素搭配不合理以及配送时间长等,外卖食物所含的脂肪更多,膳食纤维更少,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长期食用,可能会因营养不均衡而带来健康问题。马冠生将外卖食物的营养健康风险总结为四类:
一是超重、肥胖。虽然通过互联网点外卖很方便,但由于外卖食品大多高油高脂等,能量摄入难以控制,而点外卖也会使身体活动相应减少,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超重和肥胖。
二是血压升高。经常点外卖容易导致盐摄入过量,进而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
三是血脂异常。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质,主要成分有胆固醇、三酸甘油酯与含磷脂类。如果血液中的脂质过多,有可能导致重度乳糜血。此时,血液在静置后因富含脂质,一端会变成乳白色,有可能出现媒体报道中所说的“猪油血”。
“但这并不是说吃外卖就一定会导致‘猪油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晓晖博士介绍,人体内血脂的来源有两种途径: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血脂是指在人体的肝脏、脂肪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的血脂成分,外源性血脂是指由食物中摄入的血脂成分。正常情况下,外源性血脂和内源性血脂相互制约,此消彼长,共同维持着人体的血脂代谢平衡。当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引起血脂升高。
四是心血管疾病。超重、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都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经常点外卖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摘编自陈海波《常点外卖易引发四类健康问题,如何更健康地叫外卖?》)(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上订餐业务加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进程也得到了推进。
B.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1883万人,较2020年3月底增加了2103万人,说明网上外卖使用率也有所提升。
C.近年来,中国在线外卖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在线外卖行业市场规模达6646.2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866.9亿元。
D.2011~2020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占餐饮行业市场规模的比例逐年攀升,且从2017年起快速增长,2020年占比已达16.83%。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满足当今快节奏生活的时代需求。对公司白领、在校大学生来说,网上订餐是不错的选择,由于他们的推动,外卖越来越多元化。
B.当今大学生在选择外卖时,比较看重“便利”“口味好”“价格实惠”这三大因素,而忽视了营养均衡,食材搭配,储存、制作和流通过程中营养会降低等。
C.对我国居民而言,健康饮食中主食应以谷物为主,粗细搭配,日均蔬菜摄入量不少于300克。如果蔬菜摄入偏少,会导致维生素、矿物质和各种抗氧化物质等不足。
D.由于外卖食品具有高盐高油、荤素搭配不合理、高脂肪、低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等缺点,长期食用,会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等疾病。
(3)网上订餐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请从国家和外卖商家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外卖行业健康长远地发展。组卷:0引用:3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索菲的玫瑰
托马斯•坎贝尔 暗灰色的冬季,阳光洒进起居室,照在索菲苍白的脸上。她在扶椅上小睡了一会儿,那把椅子是乔在他们结婚1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买给她的。房间里温暖而安静,外面悄无声息地下着雪。
下午1点15分,邮差来到艾伦大街。今天他在工作路线上行进得要慢一些,不是因为下雪路不好走,而是因为情人节邮件比往常更多。他路过索菲的房子,没有停留。
索菲听到汽车的声音,睡意被扰,她摘下眼镜,然后用那块总是随身携带的手帕擦了擦眼睛和嘴,她扶着椅子的把手起身,缓缓地抚平那身暗绿色上衣的下摆。她走进厨房,吃了几片药。此时,时间是1点45分。起居室的窗边放着一把摇椅。索菲倚在摇椅里小憩。她等待着,一边摇晃着椅子,一边凝视着积雪。
递送鲜花的卡车来到了艾伦大街。索菲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辆车。它缓慢地行驶着,停下了两次,又再次启动了。最后司机把车停在了邻居梅森夫人的家门口。“谁会送花给梅森夫人呢”索菲感到纳闷。鲜花让索菲回想起了乔。顷刻间,回忆就刺痛了她。明天是15号,他去世已经8个月了。
送花人在敲梅森夫人家的前门,他拿着一个长长的白绿相间的盒子,手持一块写字板。好像没有人来开门。那当然了!今天是星期五——每个星期五下午梅森夫人都要去教堂。送花人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走向了索菲的房子。
索菲从摇椅上撑起身子,紧贴着窗户,站在窗帘后面。那人在敲门。她的双手颤抖着捋齐了头发。当送花人第三次敲门时,她来到了门厅。
“你好?”她一边说着,一边从微微敞开的门缝里打量着来者。“下午好,夫人,”送花人大声地说,“您能帮您的邻居收一下邮件吗?”
“好的。”索菲回答道,她敞开了门。
“您希望我把盒子放在哪里?”那人走进屋子,礼貌地问道。
“请放在厨房的桌子上吧。”与索菲相比,那个男人的块头不小。她几乎看不到他那帽子与胡子之间的脸。送花人离开之后,索菲锁上了门。
盒子和厨房的桌子一般长。索菲走近盒子,弯下身子读着上面的字:“无论何时何地——纳塔莉鲜花。”玫瑰花发出的浓郁芳香吞没了她。她闭上眼睛,缓慢地呼吸,想象里面装着黄玫瑰——乔总是为她挑选黄玫瑰。“献给你,我的阳光。”他会这样说着向她递上奢华的一大捧花。他还会开朗地大笑,亲吻她的前额,然后握住她的手对她唱“你是我的阳光”。
下午5点钟,梅森夫人来敲索菲家的前门。索菲还坐在厨房桌子那儿。盒子已经被打开了,她手捧玫瑰,摩挲着那纤弱的黄色花瓣。梅森夫人再次敲门,但索菲还是没有听到,几分钟后,梅森夫人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索菲起身,把玫瑰搁在桌子上。她的面颊泛起了红晕。她从角厨的顶层拿出一只花瓶,用水杯给花瓶倒满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玫瑰放进花瓶,抱着花瓶来到起居室。
她微笑着走到房间中央。她轻柔地转动,绕着圆圈缓缓起舞。她优雅地在起居室里迈步,走到厨房,又走到大厅,一遍又一遍。直到她的膝盖感到酸疼,就倒在扶椅中睡着了。
6点15分,索菲被惊醒了。是梅森夫人在敲后门。
“嘿,索菲,”梅森说,“你没事吧?我5点钟来敲过门,你没开门,我有点担心,你在睡觉吗?”她一边喋喋不休,一边在门前的垫子上擦去沾在鞋子上的雪,然后走进屋子。
索菲漫不经心地听着。她突然想起了玫瑰,觉得羞愧难当。放鲜花的盒子空空如也,搁在她背后厨房里的桌子上。“该如何向梅森夫人交代呢?”
她面容失色,结结巴巴地道歉,把挡在身后的空盒子给梅森夫人看。
“哦,好了,”梅森夫人打断她,“你已经把玫瑰放在水里了,这么说你看过卡片了。约瑟夫的手迹没有吓坏你吧?约瑟夫让我在他去世的第一年替他给你送玫瑰花,这样我就可以替他解释这件事了。他只是不希望吓到你。他在去年4月就和鲜花公司安排好这一切了。多好的男人啊,你的约瑟夫……”
这时索菲什么也听不进去了。有个白色的小信封躺在鲜花盒子里,而她却一直没注意到。她打开信封,心怦怦直跳。她用颤抖的双手拿出了那张卡片。
“献给你,我的阳光,”卡片上写道,“我真心地爱你,希望当你想起我时心情愉快。爱你的乔。”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索菲休息的椅子是乔在结婚40周年纪念日时给她买的,表现了索菲对乔的思念;结尾卡片上乔的手迹,流露出乔对索菲至死不渝的爱。
B.小说语言随性自然,缓缓叙说着故事,又十分注重细节描写,比如写索菲摆放黄玫瑰时小心翼翼,精神过于集中,以至于梅森夫人敲了两次门她都没听到。
C.小说情节曲折有致,索菲盯着递送鲜花的卡车,替梅森夫人收花后,陶醉在玫瑰花带给她的幸福回忆中,最后梅森夫人道出真相,这一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D.小说以“索菲的玫瑰”为题,既点明了主人公“索菲”,又包含了物品线索“玫瑰”,使小说主题鲜明而凝练,让读者体会到索菲和乔之间浓烈真挚的爱。
(2)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索菲这一人物形象。
(3)小说多次交代确切的时间,试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严冬之下,有人热衷“低温养生”,尝试冬泳、洗冷水澡等。专家表示,所谓的“低温养生”注重的是自然环境下低温对人体的调节。如果通过冷水澡、冬泳、穿得少来人为地降低体温,有时不仅无法达到长寿的目的,①
某些低温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②
睡个“低温觉”也有利于养生。人的体温晚间9点至11点开始下降,凌晨1点至3点降到低谷。夜间休息的时间正好是“低温养生”的好时机。因此,每天应该按时休息,③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组卷:0引用:1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逆”的解释为:①向着相反的方向。②迎接。
材料二:2022年2月6日晚,在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队在0-2落后的局面下,不气馁、不急躁,迎难而上,最终追回并反超比分,以3-2战胜韩国队,再次夺得亚洲杯桂冠。
材料三: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苦的条件下,全歼美军一个整团,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一举逆转了战场态势,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涌现着大批“逆行者”,他们因责任与大爱逆行奉献,成为中国的最美身影。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逆向、逆行、逆战、逆转……
阅读上面的材料后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5引用:1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