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市莱城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5 2:0:1
一、知识积累
-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6引用:1难度:0.5 -
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_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_______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_______住了。组卷:7引用:1难度:0.8 -
3.下列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4.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 )
(1)一声声的问候,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礼物,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一轮圆月缓缓爬上树梢,将它的清辉洒落在屋前的谷地上。
(3)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印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4)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不停止付出。组卷:47引用:2难度:0.7
四、阅读
-
11.选择奚同发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A.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
③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他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逼着他选择拉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为什么家里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时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他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练了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
④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此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带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之前和拉琴之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都对他充满了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大家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成了学院里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⑤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也是他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每个角落。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弦惊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诉说着一个琴童的哀求与抗争……
⑥没有用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回忆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痛苦历程。起初,他只想随便拉一拉,这毕竟是他在学校里的最后一次考试--他已经考了多少次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为之动容。
⑦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⑧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⑨“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⑩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甚至可以听到人们的呼吸声。
⑪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⑫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1)通读全文,写出标题“选择”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2)选文中多次写到“他”的泪,试对A、B处作分析。
A处:“眼里噙满泪水”是因为:
B处:“泪再一次流下来”是因为:
(3)选文中第③、④两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弦惊如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出它的作用。
(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文章的结尾:“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的理解。组卷:82引用:1难度:0.2
五、写作
-
12.请以“那一幕,让我铭记于心”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组卷:7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