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5 5:0:8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金刚川上英雄桥
王顺秀 金刚川水刺骨寒,英雄架桥歌声喧;
炸弹刚落铁锤起,浪里打桩只等闲;
炸不垮,冲不断,满载胜利奔向前。
……
金刚川是朝鲜半岛北汉江的支流,湍急的河水像一条白色的巨蟒,把我军东线阵地的前沿和后方,从东到西截然割开。
1953年初春,河面刚开始解冻,激流举起巨大的冰排,凶猛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发出吓人的巨响,加上敌炮轰击的气浪,震得这两山对峙的峡谷像马上要倾倒进河里似的。河中不时升起爆炸的水柱,冰块和弹片在岸边尖声呼啸。
“你们工兵连要在这儿架起一座桥,明晚便要通车!”参谋长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问我们,“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
参谋长冲我们笑了笑:“困难不是没有,而是很多。这是一场复杂的战斗,不仅要和严寒、激流斗争,还要和敌人的飞机大炮搏斗;不仅要有压倒一切敌人的勇敢和毅力,而且要有战胜敌人阴谋诡计的智谋……”
当天下午,架桥。
河水冰冷刺骨,水深没过腰际,寒气逼得人透不过气来;身上由红变紫,由紫变青,很快就麻木得失去知觉。
为了保持体力,一半人在岸上休息取暖;一半人在河里操作,每小时轮换一次。起初还不错,后来河里的同志总拖延着不肯上岸,岸上的人等不得换班也跳下水,火堆边的人越来越少,弄得干部们不得不一个个往岸上推,甚至下命令。可是你把这个推上岸,那个又溜下河去……
一天一夜,一座低水位桥在晚霞闪烁的金刚川上站了起来。
谁知就在这时,4架“油挑子”(敌人轰炸机)从西南方向窜来,接着便是震耳的爆炸声。桥被炸断了。
“是不是请示师里推迟出车时间?”
副连长的话刚说完,就听到后边公路上响起马达声,汽车一辆接一辆直向桥头驶来。从汽车上跳下个干部,张嘴就嚷:“咋搞的!看今晚炮弹怎么送上去。”
“说得倒轻巧,大桥又不是玩具,可以揣在口袋里,谁敢保准不炸坏?”我没好气地顶了他一句。他好像没听见,转身指挥着汽车隐蔽在山沟里。
我们也开始了紧张的修复工作。
在忙碌的人群中,我忽然发现有几个不认识的战士也在扛木料。便问道:“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汽车司机。”
“啊,不成,这里有我们,你们出了事谁去送弹药?”
“不行!修桥也叫你们包了,可支援前线是大家的责任。”听到声音我扭头看,正是方才那位干部,想起刚才对他的态度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桥修复已经是后半夜。望着满载弹药的车辆源源不断地从桥上开过,心里感到无比的轻松。
前线战斗激烈地进行着,敌人为了破坏我们的运输线,每隔十几分钟就向大桥猛轰一次。尽管战士们奋不顾身地抢修,但运输还是时常中断。副连长整天蹲在桥头望着河水出神,连饭都不顾得吃。
这天,我吃过晚饭,路过三班,便走了进去。
“指导员,你说能不能在渡口上多架几座桥,敌人炸毁这个,还有那个。”周光田扬着头问我。
“好是好,那得费多大工夫,我想了很久,若是能修一座叫敌人看不见的桥,那该多好。”李朝元慢吞吞地说。
“看不见?桥哪有看不见的,除非不修。”周光田摇着头说。“你真是,光长个子不长心眼,桥修在水底下,不就看不见了吗?”“这办法不错,倒可以试试看。”“水里修桥,没听说过?”……
我回到连部,已是深夜。推门的声音惊动了伏在桌边睡觉的副连长,“什么?桥又炸断了?”
我笑了笑说:“你真是做梦也想着桥。”接着便把三班的争论告诉了他。他凝神地听完,如获至宝地把脑袋一拍。
“对!修一座叫敌人看不见的桥呗!”说着他在纸上嚓嚓地画起草图来。河边又沸腾起来。
通讯员小倪那清脆的嗓音,高声领唱四川号子:
志愿军哪!嗨哟!智谋高哪!嗨哟!水下架桥!呀歪子哟!气死美国佬!呀哟!……“小倪,有你封家信!”连长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卷报纸和不少信件。小倪正专心看
家信,我和连长走过去。“小倪,又是你妈催着要立功喜报了吧?”
“嗯!指导员,我妈见到了黄妈妈。”他兴奋地把信交给我。原来他妈参加了四川省中江县的军属代表大会,会上见到了黄继光的母亲。信末嘱咐小倪热爱朝鲜人民,努力工作,向黄继光学习。我向战士们宣读了这封信。大个子周光田拍着小倪的肩膀说:“啃!我看咱小倪也快当英雄了。”说得小倪满脸绯红,夺过信钻出人群,又去扛木料了。
“敌人打炮了,赶快卧倒!”“通讯员负伤了!”
小倪全身紧紧地俯卧在桥桁上,头部鲜血直流,卫生员忙着给他包扎。“伤势怎么样?”我问着,吩咐卫生员把他拾到后面去。
“指导员!桥没修好,我死也不离开,人家黄继光能舍身堵枪眼,咱这点伤难道就要退下战斗吗?”
“只准在岸上干轻活,不准下水作业。”
天还没黑,水下桥架设成功了。桥面离水面约30公分,我们的汽车、大炮就像长上了翅膀,乘风破浪在水面上飞来飞去。“油挑子”急得在天上瞎哼哼,可就是发现不了目标。战士们看着自己的创造,你一言,我一语,马上编成个快板:
咱们工兵双手巧,天大困难吓不倒,英雄修起水下桥,气死美国“油挑子”;桥上水,水下桥,上下都是水,车在水上跑。
(作者当时任一八〇师工兵连指导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参谋长布置架桥任务时“冲我们笑了笑”,体现出他指挥若定的沉着气度和对我们能架出一座水下桥的信心。
B.“咋搞的!看今晚炮弹怎么送上去”“不行!……可支援前线是大家的责任”两句话,凸显出这位干部的直爽和担当。
C.副连长因桥被多次轰炸忧心如焚,听闻三班战士关于水下架桥的争论,一下子有了灵感,从而决定修一座水下桥。
D.战士们看到水下桥架设成功,你一言我一语编成个快板,表现了我们的战士以苦为乐、斗志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按时间顺序展开,从接到修桥任务,到修成桥又被炸断,直到最后修成一座水下桥,叙述脉络清晰,杂而不乱。
B.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点面结合等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志愿军战士群体形象。
C.“我们的汽车、大炮就像长上了翅膀,乘风破浪在水面上飞来飞去”用了夸张、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轻松愉悦的心情。
D.小说开头的诗歌、文中具有地域色彩的“四川号子”和结尾处的“快板书”,使小说的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严谨,艺术性更强。
(3)小说第3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标题为“金刚川上英雄桥”,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英雄桥”的理解。组卷:19引用:4难度:0.5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7分)
-
2.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乾道六年,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莫枕楼、繁雄馆。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奏疏乞依广东摧锋、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专听帅臣节制调度。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弃疾怒曰:“佐国元勋,忠简一人,胡为又一赵鼎!”掷之地。次阅《礼记》卷,弃疾曰:“观其议论,必豪杰士也,此不可失。”启之,乃赵方也。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B.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C.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D.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B.绍兴,宋高宗逃至越州时,想要让宋朝复兴,打败金军,就以绍兴为年号。
C.江右,指长江以西地区,古人以西为右,故又称江右。
D.《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身处乱世,忠心不改。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并起,他就在耿京幕府里做节度使,并奉劝耿京定下南归决策。
B.辛弃疾实绩突出,平乱有方。湖湘和两广的盗贼都被他平定,他曾上疏皇上,指出平叛不力的原因,主张建立一支统一领导的部队。
C.辛弃疾体恤百姓,顾全大局。他受皇上指令,到江右处理饥荒之事。到任后,他禁止囤积和强买粮食,并且拨运米粮到信州,受到皇帝嘉奖。
D.辛弃疾坚持原则,识拔英才。做长沙帅时,有的士人上告考官渎职,辛弃疾予以查实,然后批阅《礼记》卷子,发现豪杰之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留守叶衡素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②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江夕望
卢纶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
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注:《春江夕望》是卢纶为躲避安史之乱而客居湖南时写的。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诗人选取“芳草”这一意象,着一“遍”字,既状摩出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况,又紧扣了题目。
B.首联下句的“莫思归”,写出了作者面对春景喜出望外的情感,“楚客”又含有居住楚地的满意。
C.颔联中“经难人空老”一句高度概括了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有对人生不易而自己已衰老但一事无成的感叹。
D.颈联中的“远”字。既写出了兄弟在空间上相隔的遥远,也写出了因距离的遥远而难叙兄弟情的哀伤。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组卷:24引用:24难度:0.3
(三)名篇名句默写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否则虽有“
(3)曹操在《短歌行》中在“
(4)《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6)李清照《声声慢》中直抒胸愁的词句是:组卷:1引用:2难度:0.9
三、语言文字运用(34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从踏入西安城门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进入了一座中华历史博物馆,这里有古朴沧桑、历经千年的青石砖墙,有“抖落黄尘举世惊”的秦兵马俑,还有见证着千年日升日落的雁塔晨钟……周礼秦制、汉唐风韵,无数远古神话、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古迹遗址,赋予了这座城市无与伦比的气质。在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坐标簇拥下,西安没有沉醉其中故步自封,而是无比自信地敞开胸怀拥抱一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西安与时俱进,古典与现代并存,传统与时尚同在。以往,人们来到西安,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里感受城市恢宏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品味历史的沧桑。如今,西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的城市品牌而声名远播。这座弥漫着历史人文气息的古老城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再次绽放青春活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组卷:10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网上热传着一个大学研究生的自白:我已经在浙大学习生活了五年。对我来说,大学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积极试错”。刚步入大学时,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也没有清晰的规划。我开始尝试各种校内外活动:打辩论、跳街舞、玩乐队、参加社图活动、对外交流……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当我读了更多书、学了更多专业知识后,我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并且至今仍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曾经的我,以为自己是一个独立有主见的人,但我慢慢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要勇于承认自己不够优秀、悦纳自己的无力和平凡。我们看到的世界越广阔,便越发觉自己的渺小。因此,在努力进取的同时,学会悦纳自己,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其实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过程,也是我们终其一生要不断修习的功课。
理解上述材料,以“青春”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组卷:0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