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二)
发布:2024/11/20 4:30:5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很大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成为各地政府必要的政务工作。但是,有学者认为现在的形势是“空前重视,空前破坏”,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局面。
从专业方面讲,应该加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原真性,不仅是指历史文化遗产原有的外形,还包括它内在的历史氛围及其周边的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并不是盲目地用现代的材料修补已经残缺的历史建筑,或者是在城市中建造仿古建筑来重新塑造古城风貌,而是在保护历史遗产的灵魂。
比如上海新天地城市更新项目。它“保留建筑外皮,改造内部结构和功能,引进新的生活内容”,改变原有的居住功能,重新赋予里弄旅游、商业、休闲、文化娱乐等功能,实现街区功能置换性改造。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传承历史的信息,延续地方特色,而新天地引入大量的外来元素,使它从传统的里弄转变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商业中心,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原真性的角度宋说不算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许多发达国家的保护方法和制度比中国要完善,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波士顿昆西市场改造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1961年,为了重新开发城市滨水地区,波士顿再开发局将昆西市场列入城市的改造计划。昆西市场的改造并没有皮除旧有的市场,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造和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使昆西市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实际进程相吻合。这种改造既保护了市场的建筑本身,又保留了昆西市场所要传承的历史信息,很好地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使昆西市场成为美国著名的步行商业街和旅游胜地。
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性上说,国家应进一步完善保护制度,包括加强立法,完善行政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在遭遇“冰火两重天”,“冰”是指多地发生的开发商“毁遗”事件,“火”是指各地“申遗”大湖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现象都是受到商业利益驱使的,充分暴露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上的不足。
宋元粮仓事件是典型的“毁遗”事件。曾入围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13座宋元粮仓遗址,在当地高档楼盘“如意江南”的开发中被毁。“熟费苦心”的开发商与文化部门、文物保护部门多次谈判以争取时间,从最初用人工拆除到后来改用大型机械强拆以提高效率,这座1000年前的遗址还未苏醒就与世人水别。这一事件充分说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不健全。
行政管理体系方面,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除了像故宫这类属于文化部直接管理的文物保护单位外大部分文物都是属地管理,而文化部门只有督查权,却没有执法权和财政权,因此不能及时有效地监督管理。
(摘编自杨小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与政策性》)材料二:
继承、保护、弘扬好文化遗产,对于维系中华民族血脉,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维护全球文化多样性,均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产的丧失是无法补偿的,其结果将导致精神的贫乏、历史记忆的缺失和整个社会的我退。
城市发展应该是集社会活动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各个方面矛盾的辨证统一,是居民生存质量及人文环境的全面代化。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只有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两者并重,城市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事实证明,城市社会越是现代化,就越会将自己的文化遗产奉若神明。从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机遇来看,全方位的经济发展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没有文化遗产的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就没有城市特色。一方面是发展,一方面是保护;一方面是经济实力的提升,一方面是文化传统的捍卫,只有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平衡点,才能共同促进,协调发展。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形成、变化和演进的轨迹和印痕,是一座城市文化传统生生不息的象征。人们可以通过书籍、媒体等多种途径了解和接受文化遗产知识,但是一般民众还需要通过文化遗存来直接感受它。这些遗存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对民众会产生一种深刻的影响,我们保护文化遗产,就要使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能够直接感觉到历史的存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文件指出,在生活条件加速变化的社会中,为了保存与人类相称的生活环境,使之在其中接触到大自然和先辈留下的文化遗存,这对人类的平衡和发展十分重要。文化遗产构成人类生存的人文环境,具有特殊的环境价值,这种文化空间的巨大浩瀚,这种对历史遗存和文化珍品的保持力,正是城市最大的价值之一。
(摘编自单霁翔《浅析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空前重视,空前破坏”和“冰火两重天”两种说法意思相同,都表示对历史文化遗产重视和破坏并存。
B.宋元粮仓事件中,受到商业利益驱使,遗址被毁坏,这从反面论证了完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車要性。
C.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绝非易事,它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基础,能否做好这项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D.通过书籍、媒体等方式了解和接受历史文化遗产知识是间接途径,通过参观文化遗存可以直接感受历史的存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许多地区纷纷发掘本地文化底蕴,在城市中建古城,这些仿古建筑能留住历史文化遗产的印记和灵魂。
B.宋元粮仓被毁的事件告诉我们,文物归属地管理的制度存在较多不足,可以交给国家文化部门统一规划管理。
C.城市的现代化发展程度与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只要二者协调平衡,就可以形成城市特色。
D.某校组织中学生参观两城文化遗址,学生接触大自然和先辈留下的文化遗存,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某市举办“研学古迹”“古都生活”等活动,人们可以穿越时光体验古代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
B.某市整治私搭乱建的现象,禁止私自改造改建,恢复老胡同里的建筑风貌和规制格局,保护文化遗产。
C.某区管委会在当地文化遗址上推倒已经残缺的历史建筑,用现代材料重建,以推进该区文旅产业发展。
D.某市整合区域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线上文化供给,为群众了解城市历史文化风貌搭建了云端桥梁。
(4)材料一是如何论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的?
(5)某市为更好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址,拟向市民征求意见,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组卷:10引用:5难度:0.2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共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桥边的老人
[美]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抛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①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抛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②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③。”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注]①埃布罗河:西班牙境内最长的一条河。②托尔托萨:西班牙塔拉戈纳省城市。③巴塞罗那:西班牙最大的港市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谈到家乡的时候,老人“露出笑容”“高兴起来,微笑了”,表现出老人的朴实、憨厚,以及对家园充满热爱。
B.从“我”的“劝离”与老人的“不动”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老人难以动身的原因只是体力不支和对家园的留恋之情。
C.这篇文章通过“我”与老人的谈话以及“我”多次催促老人离开等细节可以看出,“我”既同情老人又厌恶战争。
D.通过老人不断重复同样内容的质朴语言,表现出一个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战争,一个最普通的人在战争时的心态。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我”凝视着浮桥,寻思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并且一直期待着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爆发,表明“我”既期待战争快点到来又厌恶战争的残酷。
B.“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在人们竞相逃命之际,一个朴实、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
C.本文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桥边的老人和“我”。这种角度给了读者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D.本文旨在反映战争的罪恶,既有战争场面的正面描写,又通过一个年老孤苦的老人流离失所、外出逃难的遭遇,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3)文章开篇描写车和人“涌过桥去”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4)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结合这一观点,请指出文中画线的语句里所隐藏的语言和情感内涵。组卷:17引用:3难度:0.7
六、语言文字应用题组(共2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直播带货很火,促进了经济,但也出现了不少乱象。
套路一:① 。张女士说:“一开始主播说优惠商品马上上架,但随后主播开始介绍其他商品,接着又介绍直播间的各种活动,20多分钟后我想要的商品才上架。”几乎每个主播都会用这种话术延长消费者的购物时间。
套路二:依靠“演技”吸引消费者关注。“不要再贴了!”在一场直播带货中,女主播在直播间大声嘶吼,试图阻止男主播“降价倒贴”的行为,而男主播自称为了粉丝,甘愿赔本补贴。他们因此互相推搡,甚至摔话筒。② 。这些商品的价格相比其他电商平台,并没有太大优惠,有时甚至比别的平台贵。
套路三:③ 有消费者指出,“有的直播间观众人数有几千,但上架的商品少有人购买;而有的直播间观看人数只有几十,上架的商品却频频被“秒杀”。从业者张先生解释道:为提高直播间热度,很多直播间使用机器人刷人气,事后再退款。这几乎已成行业“潜规则”。
(摘编自《直播带货还有哪些猫腻?》)(1)在材料画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5字。
(2)针对材料中的某种套路,拟写一条消费警示语。要求表达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8字。组卷:6引用:9难度:0.6
七、作文(共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首名诗写道:“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他本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抛家舍业,选择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说:“为了我们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叫彭湃,牺牲于1929年。
他幼年受尽磨难,成年后被派往苏联学习机械,由于国家核动力专业急需人才,他服从祖国需要选择改行,硬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搞成了核潜艇,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叫彭士禄,彭湃烈士之子,去世于2021年。
一百多年时光,两代人的选择,改变了他们自己,也改变了很多很多。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8引用:2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