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一中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
发布:2024/12/7 21:3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像只是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闻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将近三十年以前,当黑格尔辩证法还很流行的时候,我就批判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但是,正当我写《资本论》第一卷时,愤懑的、自负的、平庸的、今天在德国知识界发号施令的模仿者们,却已高兴地像莱辛时代大胆的莫泽斯•门德尔森对待斯宾诺莎那样对待黑格尔,即把他当作一条“死狗”了。因此,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
(摘编自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材料ニ:
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文化的连续性。人们是在改造现实世界的过程中认识和表现现实,从而创造文化的。但是,人们在表现现实世界、创造文化时,必然要遇到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思想,并受它们的影响。虽然人们的文化思想归根到底是以该时代的物质生产所造成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但是,意识形态的完成过程,表现为思想依据前人留下的思想资料进行创造的过程。物质生产所创造的经济关系是通过对原有文化思想的影响来起作用的,它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
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任何时代的文化,都包含有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成果,都与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有着批判继承关系,没有批判继承关系就不会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没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就不会有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变革。
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有相互继承的关系。后起的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曾从英、法资产阶级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也曾从外国特别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中汲取营养;英、法等国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为各国资产阶级接受。同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为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接受,也为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所接受。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可以继承,这很好理解,因为它们有着相似的经济基础,相似的阶级本质,相似的社会的需要,遇到相似的社会问题,因此有相似的文化。
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也有批判继承关系。孙中山先生就讲过:“抑自人类有史以来,能纪四五千年之事翔实无间断者,亦惟中国文字所独有,则在学者正当宝贵此资料,是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则载籍皆似为我调查,而使古人为我书记,多多益善矣。”他本人也确实批判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中某些有意义的思想,如其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等。这些思想本来是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些比较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用来调解和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孙中山则赋予传统儒家的有关“重民”和“民本”思想的言论以同近代“民权”思想相近的涵义,把它们纳入自己的民权主义思想中去,提出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民有、民治、民享,根本否定封建主义的君民关系和权至上思想。
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之所以能相互继承,一方面是因为其有共同的自然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共同的文化传统,面对相同的问题等。另一方面是因为批判继承不是简单地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一个再创造和重构的过程。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显然不是对重民和民本思想的照搬,而是一种重构。虽然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是,共产主义文化的产生也离不开它以前的文化成果。与以往的所有制关系的彻底的决裂,是以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了解了人类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趋势,只有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得出共产主义的结论,创造出共产主义文化。
(摘编自赵常林《马克思主义文化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所说的“亡灵”,是指可供利用的已经死亡了的先辈们,人们可以借用它们的传统改造旧世界、创建新世界。
B.文化是人们在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对现实的认识,人们有怎样独立的实践活动就会有怎样的思想文化。
C.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变革是以文化的选择和积累为前提的,而文化的选择和积累又必须以批判继承关系为前提。
D.共产主义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并不拒绝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基本国情,它是在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多年建设这一基础上开创的。
B.批判和继承是对立统一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带有批判性,决不能全盘接受,前批判也不等于全盘否定。
C.对传统文化要区别对待,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可以直接继承,而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则需要有批判地继承。
D.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可以批判承本国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批判继承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遗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萧伯纳
B.文明的人类总是热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压缩在泥土里的历史扒剔出来,舒展开来,窥探自己先辈的种种真相。——余秋雨
C.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也不忍设想的。——庞朴
D.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
(4)材料一里,马克思承认自己“批判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又公开承认自己“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怎样理解这种貌似矛盾的做法。
(5)鲁迅在《拿来主义》里批判过这样两种人:一是面对大宅子“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二是“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鲁迅称前者为“昏蛋”,后者为“废物”。试用本文的观点说明两者各有怎样的错误。组卷:11引用:8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逝 川
迟子建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这种鱼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渔妇们这时候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仿佛得到了意外的温暖,心安理得了。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
如果你乘着小船从逝川的上游经过这个叫阿甲的小渔村,想喝一碗喷香的茶,就请到吉喜家去吧。
要认识吉喜并不困难。在阿甲,你走在充满新鲜鱼腥气的土路上,突然看见一个丰腴挺拔有着高高鼻梁和鲜艳嘴唇的姑娘,她就是吉喜,年轻时的吉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她发髻高绾,明眸皓齿,夏天总是穿着曳地的灰布长裙,吃起生鱼来是那么惹人喜爱。
而现在你若想相逢吉喜,也是件很容易的事。在阿甲渔村,你看哪一个驼背的老渔妇在突然抬头的一瞬眼睛里迸射出雪亮的鱼鳞般的光芒,那个人便是吉喜,老吉喜。
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不用说,雪花来了,泪鱼也就要从逝川经过了。吉喜的木屋就面对着逝川。
吉喜醒来是被敲门声惊醒的,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
胡刀懊丧地连连说:“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候……”
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
吉喜打发胡刀回家去烧一锅热水。她吃了个土豆,喝了碗热茶,把捕鱼工具一一归置好,关好火炉的门,戴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
吉喜望了望逝川,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他就被葬在逝川对岸的松树林中。那时的吉喜不但能捕鱼、能吃生鱼,还会刺绣、裁剪、酿酒。胡会那时常常到吉喜这儿来讨烟吃,吉喜的木屋也是胡会帮忙张罗盖起来的。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
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吉喜洗了洗手,询问反应有多长时间了,有什么感觉不对的地方。
胡刀家正厅的北墙上挂着胡会的一张画像。胡会歪戴着一顶黑毡帽,叼着一杆长烟袋,笑嘻嘻的,那是他年轻时的形象。时光倒回五十年。吉喜正站在屋檐前挑干草。落日掉进逝川对岸的莽莽丛林中了,吉喜这时看见胡会从逝川的上游走来。他远远蠕动的形象恍若一只蚂蚁,而渐近时则如一只笨拙的青蛙,走到近前就是一只摇着尾巴的可爱的巴儿狗了。
吉喜笑着将她体味到的类似蚂蚁、青蛙、巴儿狗的三种不同形象说与胡会。胡会也笑了,现出很满意的神态。吉喜在那个难忘的黄昏尽头想,胡会一定会娶了她的。然而胡会却娶了另一个女人做他的妻子。
产妇再一次呻吟起来,吉喜用毛巾擦了擦产妇额上的汗。
产妇朝她歉意地笑了,“吉喜大妈,您去捕泪鱼吧。没有您在逝川,人们就觉得捕泪鱼没有意思了。”
吉喜说:“我去捕泪鱼,谁来给你接生?”
大约午夜十一时许,产妇再一次被阵痛包围。羊水破裂之后,吉喜终于看见了一个婴孩的脑袋像只熟透的苹果一样微微显露出来,那颗猩红的果实终于从母体垂落下来,那生动的啼哭声就像果实的甜香气一样四处弥漫。
“吉喜大妈,兴许还来得及,您快去逝川吧。”产妇疲乏地说。
吉喜听着逝川发出的那种轻微的呜咽声,不禁泪滚双颊。她再也咬不动生鱼了,那有质感的鳞片当年在她的齿间是怎样发出畅快的叫声啊。她的牙齿可怕地脱落了,牙床不再是鲜红色的,而是青紫色的,像是一面旷日持久被烟熏火燎的老墙。她的头发稀疏而且斑白,极像是冬日山洞口旁的一簇孤寂的荒草。
吉喜就这么流着泪回到她的木屋,她将渔网搭在苍老的肩头,手里提着木盆,吃力地朝逝川走去。逝川的篝火玲珑剔透,许多渔妇站在盛着泪鱼的木盆前朝吉喜张望。吉喜将网下到江里,又艰难地给木盆注上水,然后呆呆地站在岸边等待泪鱼上网。她开始起第一片网,网从水面上刷刷地走过,那种轻飘飘的感觉使她的心一阵阵下沉。一条泪鱼也没捕到,是个空网。又过了一段时间,曙色已经微微呈现的时候,吉喜开始起第二片网。她小心翼翼地拉着第二片网上岸,被收上来的网都是雪白雪白的,她什么也没看见。
放完泪鱼的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吉喜慢慢地站起来,将两片渔网拢在一起,站在空荡荡的河岸上,回身去取她的那个木盆。她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竟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得弥漫下来了。
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天际,使阿甲渔村沉浸在富有生命力的和平之中。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逝川”取自《论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小说中意在强调韶华易逝,提醒应珍惜时光。
B.“多么不是时候……”展现了胡刀雪夜来访的心理,省略号意味着他对妻子的忧心和对打扰吉喜的愧疚。
C.面对接生的请求,吉喜在下雪天不顾严寒,也不顾捕泪鱼祈福的习俗便出门了,体现了她的热情善良。
D.吉喜认为胡会像“蚂蚁、青蛙、巴儿狗”,既描写了胡会从逝川上游走近的过程,又蕴含了吉喜的爱意。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就是吉喜,年轻时的吉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运用复沓的手法,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B.第三、四段将年轻的吉喜与“干瘦而驼背”的年迈吉喜作对比,表现她内在生命力的枯萎和衰竭。
C.没有捕到泪鱼的吉喜惊讶地发现木盆里有“十几条美丽的泪鱼”。卒章突转,既在意料之外又符合情理。
D.小说中“逝川”和“泪鱼”作为小说的主要意象,和主人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演绎了一幅动人的温情画面。
(3)迟子建说“逝川上的那种会流泪的泪鱼,当然是我的创造”,这个被创造的泪鱼与吉喜有相通之处,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在叙事时,不止一次在现实中插入吉喜的往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组卷:4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4月16日上午,一顶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在东风着陆场上空徐徐展开。随着返回舱的着陆,太空“出差”的三名航天员安全“回家”,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广袤的东风着陆场,降落伞就是最明显的指引。只要捕捉到它的身影,地面搜救人员就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降落伞是利用空气阻力实现气动减速的装置。距离地面10公里高度时,飞船速度由第一宇宙速度降到大约200米/秒,多级开伞程序启动。①
为避免着陆缓冲段返回舱与地面“硬碰硬”,在距地面高度约1米时,返回舱精确控制4台着陆反推发动机,通过反推“刹车”的方式,将速度降至约2米/秒,实现精准软着陆。落地并非万事大吉,主伞可能会被风吹起,②
(1)下列句子中的“硬碰硬”和文中加点的“硬碰硬”,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两支足球队进行了一场实打实、硬碰硬的较量。
B.这件事其实可以好好商量,你又何必硬碰硬呢?
C.抗疫是场硬碰硬的斗争,决不能容忍形式主义!
D.军方在研究坦克如何扛住穿甲弹硬碰硬的打击。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组卷:9引用:8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长高风林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一组数据:火箭燃料输送管厚度仅0.08毫米,比一张普通的A4打印纸还薄,焊点宽度0.16毫米,要在这毫发之间完成焊接,误差时间必须控制在0.01秒以内,且一组发动机3万次的焊接过程中,不允许一次失败。这是中国航天人的严谨。
2004年“嫦娥工程”正式启动,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升空,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2021年“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嫦娥”问月,“天宫”搅胜,“北斗”指路,“祝融”探火……这些大国重器被一个个中国传统神话刻下诗意的符号。这是中国航路天人的浪漫。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严谨与浪漫”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70引用:5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