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十三中七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前提是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组卷:50引用:1难度:0.8 -
2.做化学实验时你一定留心观察过,在下列仪器中盛放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则的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5 -
4.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5.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标准量”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6.有6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02厘米,26.09厘米、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下列测量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7.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科学》课本178页(除封面外)的厚度为8.9毫米,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8.一位同学先后用两支完好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9.1℃和37.2℃,那么(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9.在用量筒和细线测量一块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往量筒里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俯视量筒读数为V1,再放入小石块,然后蹲下身去仰视读数为V2,则小刚测量的小石块的实际体积为( )
组卷:16引用:2难度:0.5 -
10.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5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60分)
-
30.月球表面充满了许多陨星撞击形成的月坑。小明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2)由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组卷:21引用:1难度:0.6 -
31.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厘米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中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时实验现象起到了作用。如图所示当铜棒受热长度增加时,指针如何变化?。(“逆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或“向右移动”)组卷:1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