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九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1/5 7:30:2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 1.默写。
    (1)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2)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6)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组卷:6引用:1难度:0.9
  • 2.根据语境,填写句子。
    (1)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进国际合作,充分展现了“
     
     
    ”的大国担当。(用《<礼记>二则》中的句子填空)
    (2)老英雄张富清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功赫赫,新中国成立后他却深藏功名,主动转业到偏僻贫困地区,默默地工作生活。他这种“
     
     
    ”的奉献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句子填空)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7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7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37分)

  • 12.阅读回答问题。
    父亲的军毯
    马宇龙
          十天了,孙瑞斌的老父亲孙士田眼睛总看向一边,嘴里一直含混不清地说着:“黄河,冷啊,黄河,冷啊。”孙瑞斌已经为他压上了两床被子,可父亲还是说冷啊,冷啊。
          父亲是个老革命。可他这个老革命的儿子,没沾上父亲一丁点儿光。那年招干,父亲第一个就把他的名字划掉了,说他只有初中学历,当不得干部。每年来看望父亲的老部下接二连三,每次都问,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解决,可父亲总是摇头,就是不开口。后来他对孙瑞斌说:“今天我们的生活这么好,还能有啥困难?跟旧社会比,日子都好到天上去了。”
          父亲的眼神始终不离屋子的一处角落,那里有一个红漆柜子。妹妹从父亲的眼神里读懂了他的想法,她打开红漆斑驳的柜子,取出了一个老旧的毯子。往外拿的时候,那毯子分明有些僵,有些硬,不像是编织的,倒像一块破损的薄土坯。看到这个毯子,父亲的眼睛里突然闪出一星光亮:“冷,冷。它,暖,真暖。”他的嘴里吐出了新鲜的词语。
          孙瑞斌和妹妹都吃了一惊。
          八十八岁的父亲脸上忽然泛出了红晕,眼睛里散发出奇异的光彩,仿佛毯子的突然亮相,唤醒了他沉睡已久的灵魂。接着,父亲说起话来,言语比之前清晰许多,让孙瑞斌大为惊讶。他终于想起来了,黄河,黄河,那真的是黄河。
          那是解放战争时的事了。那天,人民军队强渡黄河,作为民兵排长的孙士田带着民兵去帮忙。忽然天降大雨,6月里出现了罕见的低温。冷啊,真冷啊,只穿一件破烂褂子的孙士田站在木筏子上,嘴唇发紫,瑟瑟发抖,手中的橹桨越来越不听使唤。河水起起伏伏,他感觉头晕目眩,脚下一软,终于一头裁倒……就在这时,一双大手托住了他。他被放平,躺在了木筏子上。接着,一个毯子盖住了他。刺骨的冷渐渐被温暖代替,他就像是躺在火盆前,暖烘烘地睡去了。
          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他正躺在自家的炕上,身上还盖着那个草绿色的毯子。妻子说,部队已经顺利渡河走了,一个战士把他背了回来,说他帮助部队渡河,三天三夜没合眼,也没吃一口饭,让他好好睡一觉。这条毯子是从敌人那缴获的,首长说送给他做个纪念。首长还说,他们忘不了乡亲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这些往事,其实父亲很早就告诉过孙瑞斌。只是这些年,父亲长期卧床,混混沌沌,孙瑞斌忙于照顾,竟然忘了有这么一档子事。后来,父亲安详地走了。走时,那个毯子还盖在他的身上。父亲给孙瑞斌留下了一句话,一定要想办法找到那名送他毯子的解放军。
          转眼,几年过去了,孙瑞斌始终无法找到那名解放军。
          那天,孙瑞斌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那条沉淀着父亲气息和体温的军毯送进了红色博物馆,还像一个亲历者一样,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父亲的故事。孙瑞斌离开博物馆前,一遍遍抚摸这陪伴了他们家半个多世纪的毯子。他觉得,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军毯被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每一个来参观的人,都将听到它的故事:“这个毯子的来历,要从一名叫孙士田的离休老干部说起。孙士田,山东阳谷人……”顺着讲解,人们跟孙瑞斌一样,恍然走进了那个黄河奔腾、冷雨刺骨的日子里,满屋子静悄悄的,有老人,有中年人,还有一群戴红领巾的孩子。
    (选自2022.8.1《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孙瑞斌视角叙述父亲的军毯故事,为读者展现了这条军毯的来龙去脉。
    B.文章巧设悬念,如父亲病重时不断重复相同的话语等,吸引读者,推动情节发展。
    C.为获取线索以尽早完成父亲遗愿,孙瑞斌只好在红色博物馆动情讲述父亲的故事。
    D.结尾处军毯的讲解,人们恍然走进黄河奔腾、冷雨刺骨的日子,令人如临其境。
    (2)文章回顾了父亲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看到这个毯子,父亲的眼睛里突然出一星光亮:“冷,冷。它,暖,真暖。”(从加点词角度)
    (4)细节描写是文学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请根据提示,结合小说完成表格。
    材料 描写方法 品析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中年闰土见到我时“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故乡》
     
     
    父亲十来天“眼睛总看向一边”“父亲的眼神始终不离屋子的一处角落”。——《父亲的军毯》
     

    组卷:8引用:1难度:0.5

三、作文(50分)

  • 1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遇见,分明是一种缘,从不需要特别的预约。遇见的也许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也许是一个特别的人,也许是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书,也许是一项令你着迷的运动,也许……
          请以“遇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不少于30行);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700字。

    组卷:7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