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一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研究pH、温度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至少设置3组实验
    ②由AUTC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T2噬菌体的碱基最多有5种
    ③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元素含量占比例最多的是C
    ④过氧化氢在加热和加肝脏研磨液条件下分解的实验原理相同
    ⑤b条由c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至少为b+c,最多需要c个转运核糖核酸参与运输
    ⑥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在相互影响中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组卷:23引用:3难度:0.7
  • 2.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如图)通过控制色氨酸合成酶的合成调控细胞内色氨酸的合成,它的激活与否和细胞内色氨酸的浓度有关。色氨酸浓度较高时,色氨酸与阻遏蛋白结合抑制色氨酸合成酶的合成。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3难度:0.7
  • 3.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把每个细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所有细胞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得到表1、表2所示数据。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时间/d 1 2 3 4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81 62 20 0
    表1
    时间/d 1 2 3 4 10 30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79 78 77 74 67 65
    表2。

    组卷:11引用:6难度:0.7
  • 4.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如图所示,测得其pH为6.3,将其放置在pH为5的溶液中,分别在图中三种实验条件下放置10min,测得实验后三组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H+-ATPase的抑制剂会抑制ATP水解)。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7
  • 5.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如图1,在光照为1000μmol•m-2s-1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如图2请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组卷:7引用:3难度:0.7
  • 6.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装置可以用来测定光合速率,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2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X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3难度:0.7
  • 7.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7
  • 8.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9引用:8难度:0.7

选做题(只选做一道题)

  • 23.硝基苯酚是工业污水中的重要污染物,某同学欲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分离能分解硝基苯酚的细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了筛选出污泥中可分解硝基苯酚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
     
    作为碳源。
    (2)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
     
    。某个平板经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线上有菌落,分析造成第二划线区域第一条线上无菌落的可能原因是:
     

    (3)进行梯度稀释时的一般操作是将1mL菌液移入盛有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常用
     
    法进行活菌计数。
    (4)实验数据显示,当培养基中加入碳源——葡萄糖时,该细菌降解硝基苯酚的速率明显提高,原因可能是:
     

    (5)为探究硝基苯酚被降解的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
     
    。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4.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图四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过程由番茄韧皮部细胞形成幼苗A的过程要经过
     
    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幼苗,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2)植物组织培养除了需要提供一定的营养、
     
    、温度和光照外,还必须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
    (3)已知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少室(M)对多室(m)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Ⅱ过程中,从花粉形成幼苗B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Ⅲ过程中植物体C的基因型为
     

    (4)获得植物体D首先需对番茄和马铃薯的韧皮部细胞用
     
    酶处理以去除细胞壁。
    (5)获得植物体D的过程叫
     
    。植物体D并没有如科学家所想象的那样,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试分析原因
     

    组卷:17引用:3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