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 古诗三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16)
发布:2024/11/20 10:30:2
一、基础积累。
-
1.看拼音,写字词。
yàn组卷:54引用:3难度:0.8 -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迟(chí cí) 泥融(lóng róng) 惠崇(chóng cóng) 河豚(zhú tún) 梅(méi měi) 减(jǎn jiǎn) 组卷:46引用:2难度:0.7 -
3.选字填空。
①芽 牙
发
②惠 思
③梅 海
大
④短 豆组卷:550引用:4难度:0.5
一、基础积累。
-
9.阅读《绝句》,完成下面问题。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
沙
(2)找出诗中景物描写的动态与静态。
写燕子是
(3)对诗中动态与静态的理解,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①“融”与“飞”的关联
A.春雨润泥,泥土里的虫子也开始活动了,燕子飞来飞去是想从泥土里找虫子吃。
B.冰雪融化,泥土又软又湿,燕子飞来飞去是忙着衔泥筑窝。
②“暖”与“睡”的关联
A.春日气候温暖,鸳鸯在沙里睡得更舒服。
B.这里表现阳光强烈,把沙子也晒热了,鸳鸯不敢多活动,只好睡觉。组卷:53引用:3难度:0.8 -
10.课外阅读。
沙漠中也有鱼和虾 沙漠中有鲜鱼活虾,这并非“天方夜谭”。
澳洲西部是片大沙漠,干旱少雨,水坑中即使有水,含酸量也极高,很少有生物能够生存。但是,就在这片沙漠里,却奇迹般生活着一种“蝾螈(róng yuán)鱼”。原来,当水坑干涸(hé)时,“蝾螈鱼”全部钻进地下较湿的地方,待水坑里有水后,再出来活动,为了适应环境,它能用皮肤呼吸,并磨炼出了长期忍饥挨饿的超凡本领。
沙漠中不仅有鱼,还有虾。美国科学家在美国的一个大沙漠中发现了一种淡水虾,它的虾卵能在沙漠干燥的缝隙(xì)中存活20~50年。每逢沙漠降下特大暴雨(这种机会往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遇上一次)时,受雨水湿润的虾卵便迅速被孵(fū)化成小虾。此后,这些小虾还会四处寻找水塘、水洼作为栖身地,并快速生长。
更令人惊奇的是,一些水生生物脱离了原来水生的环境,将家安置在沙漠中。在澳洲有一种穴居的螃蟹,竟选择了干旱的大沙漠作为自己的栖身地,它的耐旱本领,连以耐旱著称的沙漠飞蝗也望尘莫及。为何它们要离开湖海--对它们来说那才是优越的生活环境呀,而迁居沙漠自讨苦吃?科学家分析,也许是由于沧桑之变,河湖干枯了,为了生存下去,螃蟹只好在险恶的环境中施展应变本领,于是慢慢适应了干旱的沙漠气候,成为“生活的强者”。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超凡:
望尘莫及:
(2)用“ ”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一个过渡句。
(3)试着在横线上填上不同的词语,使文章的题目更能概括出文章的中心。
①沙漠中
②沙漠中
(4)为什么说澳洲的一种穴居的螃蟹是“生活的强者”?组卷:67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