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声现象》2017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明智中学)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 1.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的几个过程是:发现并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发现并探究新的问题。

    组卷:10引用:1难度:0.9
  • 2.把一个闹钟放在一个抽成真空的密闭玻璃柜中,能看见闹钟的振锤在打铃,但却听不到铃声。这个现象说明了
    。一个物体每秒钟振动10次,人们并没有听到声音,主要是因为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甲同学的耳朵贴在足够长的自来水管(管中有水)的一端,乙同学在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这根管子,在水管足够长的情况下,甲同学能听到
     
     次响声。

    组卷:11引用:3难度:0.9
  • 4.某人对着高墙喊一声,2秒钟后听到回声,此人离高墙的距离为
     
    m.北京天坛里能够产生奇妙的声学现象的建筑物有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原理造成的音响效果。

    组卷:20引用:4难度:0.9
  • 5.使一面正在发声的鼓立即停止发声应该
     
    ,要开着的电视机立即停止发声应该
     

    组卷:13引用:2难度:0.7
  • 6.图1的实验说明右边音叉的
    靠空气传给了左边的音叉。图2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ai(2)”“mi(3)”“fa(4)”四个音阶,则吹出“dou(1)”声的瓶子序号是

    组卷:58引用:6难度:0.5
  • 7.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是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比女高音的大,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

    组卷:21引用:2难度:0.7
  • 8.城市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树木,这是用
     
    的方法来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组卷:19引用:3难度:0.9
  • 9.“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
     
    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组卷:11引用:4难度:0.7
  • 10.利用超声波具有
     
    和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的特点制成声呐,可以测出水下目标的位置。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洋某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

    组卷:20引用:3难度:0.9
  • 11.人说话的频率范围是
    。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12.在一首校园歌曲《童年》中,歌词是这样的:“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吱吱嘎嘎写个不停。”分析歌词的内容可知以上声音的发声体分别是
     
     

    组卷:29引用:5难度:0.9
  • 13.下面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
    (A)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B)引吭高歌 (C)她是女高音歌唱家  (D)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指音调的有
     
    ,指响度的有
     
    。(只填序号)。

    组卷:43引用:14难度:0.7
  • 14.车到站后,你可以看到工人师傅拿着铁锤敲打车轮或车轮上的钢板,由听到的声音来判断钢板是否断裂。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用手指在上面敲几下,听声音判断优劣,这种判断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

    组卷:78引用:8难度:0.7

四、阅读题(每空1分,共5分)

  • 43.下列一段文字描写中涉及一些声学知识,请思考后回答:“……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了一片……”。问:
    (1)“隐隐传来”说明了

    (2)“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是指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
    (3)区分鼓声和锣声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组卷:5引用:1难度:0.6
  • 44.公元前300多年前,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重的要比轻的落得快!”2000多年来,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话都深信不疑。
    16世纪末,伽利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有不少人嘲笑伽利略的无知与轻狂,伽利略便下决心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的实验。伽利略登上斜塔,一手拿着一个10镑铁球,一手拿着一个1镑铁球,喊了一声“请各位注意”,两手一松,两球同时下落,扑通一声,两球同时着地了。实验的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
    (1)阅读后你最深的一点感受是

    (2)根据你的感受,你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

    组卷:9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