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0年浙江省湖州市第八届“诺贝尔杯”竞赛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

  • 1.下列我们食用的部分不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是(  )

    组卷:50引用:11难度:0.9
  • 2.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小麦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 5.5-6.5 5.8-6.7 6.0-7.0 7.2-8.5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3.我省近年来在栽培农业方面,出现了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和水果的热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作物生长中的什么限制因子?(  )

    组卷:95引用:21难度:0.9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题,12个空格,每空2分,共24分)

  • 8.某科技活动小组对家鸡自然孵化进行了观察和温度测定,结果如下:
    ①母鸡体温42℃.
    ②母鸡在抱窝(孵化)时鸡蛋温度:不足40℃.
    ③母鸡不抱窝时鸡蛋温度:低于30℃.
    ④母鸡在抱窝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爪和喙翻鸡蛋一次.
    ⑤母鸡两天下抱(即离开需孵化的鸡蛋)一次.
    ⑥小鸡出壳时间:21天.
    下面是该科技活动小组所进行的两组实验:
    第一组实验:取1立方米容积的大纸箱,箱内以60瓦白炽灯泡加热,用手动调温器来调节温度,模拟自然状态(②③④⑤)孵化一批鸡蛋.
    第二组实验:用与第一组实验一样的用具,对另一批鸡蛋进行42℃恒温条件下孵化.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组实验中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实验用具是什么?
     

    (2)科技活动小组进行两组实验的目的是
     

    (3)预计,先孵化出小鸡的实验可能是哪一组?
     

    组卷:40引用:6难度:0.3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35、36、37题各4分,第38题6分,第39题8分,共26分)

  • 9.为了了解酵母菌种群的生长情况,用试管培养酵母菌,接种后每隔二十四小时取样一次计数。
    取样方法是:先充分振荡试管,用吸管取培养液0.1毫升,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用显微镜(600×)计数五个视野下的酵母菌数,求其平均数。第一天(接种24小时)得31.5,第二天(48小时后)得78.6。
    (1)若试验中发现视野内酵母菌数目太多,挤成一堆,无法进行计数。怎样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精确的计数?
    (2)在第9天和第10天所求得的平均数,分别为71.5和0.2.根据上述的各项资料,推测从0-10天全过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用完整的曲线图表示。
    (3)请简要阐明这一曲线所表示的意义。(注: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各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