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2019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 1.放大镜又叫
     
    ,它具有
     
     功能,还能让我们观察到
     
    很多观察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放大镜的镜片的共同特点是
     
     
     

    组卷:46引用:7难度:0.5
  •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没有关系,和
     
    有关系
     
    的放大镜放大的效果倍数也越大。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4.通过放大镜观察可知: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
     
    ,蟋蟀的耳朵长在
     
    ,苍蝇的眼睛是
     

    组卷:7引用:1难度:0.6
  • 5.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
     
    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组卷:21引用:18难度:0.5
  • 6.许多的岩石是由
     
     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
     
     
     
    等矿物的晶体而成。

    组卷:20引用:7难度:0.5
  • 7.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它是人类认识
     
    的重要观察工具。

    组卷:2引用:6难度:0.6
  • 8.荷兰生物学家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果的显微镜,为了能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
     
     
    ,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倍。

    组卷:4引用:2难度:0.6
  • 9.大量的研究证明生命都是由
     
    组成的,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组卷:3引用:2难度:0.8
  • 10.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
     
     
     
    三种颜色组成。

    组卷:14引用:9难度:0.4
  • 11.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因为其中有
     
    的缘故。

    组卷:2引用:3难度:0.7
  • 12.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组卷:53引用:42难度:0.9
  • 13.1663年,英国科学家
     
    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到了
     

    组卷:8引用:2难度:0.6
  • 14.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之前,人们只能用
     
     
     
     
     
    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组卷:5引用:5难度:0.7
  • 15.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制作晶体的方法有
     
     

    组卷:8引用:1难度:0.6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 16.要观察清楚花粉的样子,我们需借助(  )来观察。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17.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  )的微小物体。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18.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的人是(  )

     
    组卷:33引用:4难度:0.7
  • 19.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

    组卷:22引用:6难度:0.7
  • 20.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的鼻子。

    组卷:24引用:28难度:0.8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

  • 61.连线题
    肉眼 能看到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 能看到小于
    1
    5
    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和分子

    组卷:2引用:1难度:0.7

五、问答(7分)

  • 62.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
     

    组卷:1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