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必修3《第四单元》2017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11/9 15:0:2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小寒与物候
        虽然在冰天雪地里,但先民们发现,小寒时期的阳能其实在增加。小寒的物候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先民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雁虽然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阴阳的顺逆变化,阳气即将回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中国南方过冬。冬去春来,它们又飞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在中国文化中,雁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即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雁有仁心,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其他壮年大雁不会弃之不顾。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从一而终,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雁在迁徙时总是组成“雁阵”。“雁阵”在飞行时,一会儿变成“人”字形,一会变成“一”字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古人看来即为礼。雁有智慧,人们说,犬为地厌、雁为天厌、鳢为水厌,即指它们机智警觉。雁有信,它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换而迁动,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
          中国文化中很早就把雁当作文明的象征。周代开创的婚姻礼仪,是礼仪的根本,而婚姻的六礼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只有第五个阶段不必用雁,其他几礼都要用雁,即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察里,“雁”这种候鸟兼具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
          到了第二候,虽然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孕育后代。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越多,可以说它们是很有人缘的鸟类。喜鹊常成对或结成大群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中国人在鹊之前加上喜字,明证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象征吉祥。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画鹊兆喜几乎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个大为流行的风俗,齐白石、徐悲鸿等人都画过喜鹊。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下树上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中国人对喜鹊的观察也非常早,《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源头。
          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同伴。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能看到野鸡,但在古代,“雉”也参与了中国文化的经验和表达。“雉”善走,不能久飞,羽毛可做装饰品。《诗经》中说,“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它由矢和隹两字组成,矢为矢量,长度单位,表示本地方;隹为鸟,雉的本义是留鸟,特指野鸡。古人也因此把雉当作长度单位,长三丈高一丈的城墙为一雉。《左传》中说:“都城过百雉。”城墙则称为雉堞,谢朓有诗:“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
    (节选自余世存《时间之书》,有删改)(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寒的天气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此时尽管有冰天雪地的现象,但阳气已动,阳能开始增加,自然界的一些候鸟和留鸟能感受到这些变化。
    B.根据科学研究,大雁是禽鸟中最机智聪明的,作为一种候鸟,小寒时它们最先感受阳气已动,开始离开南方最热的地方有组织渐次向北迁移。
    C.作为留鸟,喜鹊既表现为很强的适应气候和人类的能力,又能敏感地察觉到气候的变化,小寒时会冒着严寒在高大的乔木筑巢,开始孵养后代。
    D.作为小寒第三候,在山中的野鸡也参与了中国传统节气的表达,节气的变化、阳气的生长使得野鸡不论公母都开始鸣叫,用叫声来招引同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指出小寒这一节气的物候分为“三候”,总领全文,引出关于雁、鹊、雉的介绍。
    B.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一些古典诗文,并且介绍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文化色彩。
    C.小寒物候的“三候”与雁、鹊、雉三种鸟有关,并且这三种鸟又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关联。
    D.文章的结构思路非常鲜明,全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便于读者理解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雁的习性是南北迁徙,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迁移,在迁徙的途中,它们表现得警觉与机智,因而也被人们称为“天厌”。
    B.在中国人的眼中,大雁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中,因大雁兼具人们在婚姻问题上的丰富含义,因此把它作为五礼之贽。
    C.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吉祥的象征,《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和绘画中的画鹊兆喜都表达了人们对喜鹊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D.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雉”既指一种禽鸟,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也作为一种长度单位,如《左传》中“都城过百雉”。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 2.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这些桥
    冯文超
        昆仑险,唐古拉高,在两山之间的铁路线上,火车轰隆隆地驶过几百座铁路桥。那些桥最长的达十几公里,绵延望不到边。列车驶过的铿锵声仿佛是桥在歌唱。那不是小夜曲,也不是咏叹调,而是英雄交响曲。那种铿锵声调,无论是彻骨严寒的风雪天气,还是紫外线强烈的炎夏,只要有列车通过时,你都会听到。应该说,列车通过时,是桥最激动的时刻,自然也是它体现自身价值的时刻。
          桥是沟通的纽带,逢山修路,遇水架桥。纵观天路上的这些桥,没有仪态万方的造型,没有浓艳色彩,当然也有拉萨河大桥那哈达般洁白优美造型的,但大多数是普普通通的混凝土结构桥。远远望去,呈现的是水泥、钢铁、石子,是一种力的展示。望着它,如望男子汉雄健的脊梁,敬畏感油然而生。
          桥常常是和水连在一起的,可是青藏铁路上的桥不光是跨水而过,无水也有桥。这里以桥代路,其原因是火车过冻土地带要架桥,给野生动物设置通道也要架桥,让它们从桥洞通过。
          有水的桥自然都一样,说说没水的桥。天路上给野生动物铺设通道的桥,最有代表性的是清水河大桥,长度为 十几公里,桥墩有一千多个,是青藏铁路上最长的桥,远望如一架天梯直抵远处洁白的雪山。它的桥孔就是野生动物的通道,让那些没翅膀的生命从中滑翔。
          桥隧车间主任靳东发告诉我,每年草滩上野花点点竞妖娆时,通道便开始热身了。灰褐色、土黄色的藏羚羊开始迁徙,去卓乃湖交配繁衍,一批接一批,而最大的一批,竟有几千只,浩浩荡荡地通过通道。头羊走在前边,两只长犄角像仪仗队的指挥杖,如将军带领着一支长长的队伍去远征。它们快速过桥洞时,像士兵奔赴战场,闪电一般快,颇为震撼。这时,正在干活的桥隧工们会立即放下工具,也快速钻进隐蔽处,屏声敛息,不打扰这些可爱的西部的精灵。一次,一只小藏羚羊见桥头铁路防护网里长着青草,就去吃,头卡在网格里不能动。工人们把它救出来,用牛奶喂养,然后放生。从此以后,防护网换成密度更高的网格,再没有藏羚羊被卡住。这座清水河大桥上走火车,下走野生动物。好天气时,从昆仑山飘来的白云如长长的哈达舒展着、缭绕着,而远处唐古拉雪山送来清凉的风,宽阔的草滩虫吟鸟唱,悠闲的野生动物欢乐蹦跳,桥也叩动多孔清风,与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谈。
          一对自驾的旅行者在桥边沿路上丢了一个包裹,里边有现金、衣服,想着肯定是找不到了,略感绝望地问了一下桥隧工,结果完整地找到了包裹,里面的东西丝毫不差。感激的旅游者望着那一张泛着高原红的脸,心里发热,将新款的冲锋衣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喜欢极了,拿出自己一件工作服,上边有橙黄防护色彩和一个鲜红的铁路路徽,回赠给旅游者,俩人高兴地穿着互换的衣服合了一个影。旅游者说,穿上这件衣服,握着他的手,好像心灵上搭了一座桥!
          这些桥架在山水之间,冻土之上,起着连接沟通的作用。高寒缺氧、烈日暴晒,狂风飞沙,不管山险水恶,或是荒漠旷野,它都恪守着职责,对于“担当”这个词受之无愧。
          桥是有灵气的,有血肉的,有人情的。人们对桥是感恩的!
          行驶过青藏铁路的人,会记住雪山、草原、湖泊,也会记住这些铁路桥吧?
    (摘自2016年10月17日 《人民日报 》)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自然段总领全篇,简要介绍了青藏铁路桥的位置,同时运用比喻手法突出铁路桥的价值,也为全文奠定了雄壮的基调。
    B.文章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大多数青藏铁路桥没有优美的姿态、艳丽的色彩,有的只是质朴和雄健,这也为后文写桥隧工人做了铺垫。
    C.文章第五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出藏羚羊穿过青藏铁路桥洞时的震撼场面,笔墨饱满,读来给人以催人奋进的力量。
    D.文章最后一段以揣测的语气作结,婉转地赞美了这些桥以及设计、建造、养护这些桥的劳动者们,同时,在结构上呼应开头,也照应了题目。
    (2)文中划线的一段写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本文中的“桥”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组卷:31引用:23难度:0.7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泰坦尼克号》上的爱情心理学
    闫冠男
        《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露丝的爱情以及船身断成两截沉入海中的场景,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15年后,3D版《泰坦尼克号》卷土重来,经典依旧,但日渐成熟的我们却不禁要问:假如泰坦尼克号没有沉没,杰克和露丝真的能够天长地久吗?心理学家可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泰坦尼克号》中重要的爱情主题其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就是说当爱情关系受到外在力量的干扰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但研究也发现,当干扰力量消失,双方的婚姻却经常是以悲剧收场。
          也就是说,假如泰坦尼克号没有沉没,露丝真的在上岸之后和杰克私奔,这对有情人最终也很可能“协议离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独立自主的需要,谁都不愿自己是傀儡。一旦别人越俎代庖,替自己做出选择,当事人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抗拒并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忽视。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选择自己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易转向自己选择的恋人,并增强对恋人的喜欢程度。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露丝丝毫发现不了自己身边“高帅富”的卡尔有任何可爱之处,相反,那个被上流人士嗤之以鼻的穷画家杰克倒是可爱至极。
          这一效应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西厢记》中的张生与崔莺莺等人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这种情形不仅发生在男女的爱情之中,也会发生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人性本身就如此,在外力强制条件下很容易引起对立情绪,很可能出现反抗行为。
          科学家尝试以阻抗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他们指出当人们的自由受到限制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而从事被禁止的行为反而可以消除这种不悦。所以才会发生当别人命令我们不能做什么事时,我们却会反其道而行的现象。一旦电影、书籍被列为禁片、禁书,就是众人趋之若鹜之时。
          杰克和露丝的爱情不被看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相爱存在着“吊桥效应”。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参与实验的都是21岁左右的男女学生。首先,科学家让男学生先走上吊桥,走到桥中央停下,然后,让女学生从另一个方向上桥,并在男生站的地方停下来,完成调查问卷的问题。女学生对男学生说:“以后我还想和你进一步讨论这个实验的事情,请给我电话。”双方互留联系方式之后,各自下桥。这个实验同时在吊桥和平地上进行。结果发现,当事人事后的反应大不相同。女生请求男生协助完成的调查问卷内容是让他们观看图板,写下联想到的话,吊桥上的男性写下的话语绝大多数是表示自己爱慕的,很多男生都在事后主动给女生打电话。而平地上的男生则大都表示对女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这个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心理现象:在感到恐惧或者过于劳累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对邂逅的异性产生爱慕之情。在吊桥上剧烈摇晃的环境中,即使拥有强健体魄和高度自负的男人,也会感到极度紧张。这种兴奋状态是由恐惧害怕而引发的,可是,当事人却认为这是由眼前异性的魅力所致。人们在爱河之中常常感到心跳加速、呼吸不顺,而人们在恐惧时刻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所以就会产生“原来是自己爱上对方了”的错觉。回想电影开篇时的场景,露丝在险些要掉到海里的时候被杰克救了下来,当两人一起倒在甲板上,惊魂未定的露丝必然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而露丝并没有把这种感觉归因于恐惧,相反,她觉得是自己爱上了眼前这个男人。
          根据以上的分析,假如泰坦尼克号没有沉没,杰克和露丝这对有情人恐怕很难终成眷属。
    (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都不愿自己被别人控制,一旦别人替自己做出选择,当事人就会产生一种抗拒心理,与此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
    B.作者经过推理,认为露丝不会发现自己身边“高帅富”的卡尔有任何可爱之处,反而被上流人士轻视的穷画家杰克,倒有可能是她的眼中之爱。
    C.《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西厢记》中的张生与崔莺莺,是在外力强制条件下产生的对立情绪,人性本身就决定他们必须要谈一场恋爱。
    D.开端有“心理学家可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结尾说“这对有情人恐怕很难终成眷属”,作者采用“可能”“恐怕很难”这种不确定的表述来给出结论。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假如泰坦尼克号没有沉没,人们认为杰克和露丝是能够天长地久的,而心理学家则给出了相反的答案,认为两人最终会“协议离婚”。
    B.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C.人都有独立自主的需要,当自己的选择是遵从自己的意愿时,所取得的结果往往不被重视,因为轻易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被忽视。
    D.在吊桥上和平地上做相同的问卷调查,当事人的反应大不相同。平地上的男生大都对女生没感觉,而吊桥上的男女事后大都相互爱慕。
    E.恐惧害怕会让人感到紧张,会引起兴奋。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很容易产生错觉,认为对方充满魅力,容易对异性产生爱慕之情。
    (3)心理学家为什么会认为,假如泰坦尼克号没有沉没,杰克和露丝的爱情也未必能长久?

    组卷:3引用:1难度:0.5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万全计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袱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之祭。震因言:“《礼记》云‘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朱震传》)
    【注】①胡安国:北宋著名学者。②袱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③明堂:古代举行朝会、祭祀等大典的场所。④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祀天地社稷的典礼。⑤禘:一种祭祀大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B.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C.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D.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知政事: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接近宰相。
    B.河南:宋代,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
    C.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之一,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震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著名学者胡安国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朱震以身体有病为由,没有接受高宗的征召。
    B.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向皇上推荐了朱震,皇上召见朱震并听了他的答对后很高兴,提拔他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
    C.朱震认为造成虔州一带老百姓偷盗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他建议皇上,应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
    D.宋徽宗去世后还没有举行祭祀祖庙的典礼,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
    ②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组卷:53引用:23难度:0.7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菌群是一种平衡状态,无需增加益生菌。如果滥用益生菌类产品,必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酸奶中的益生菌只在通过胃肠道当时发挥作用,却对调整肠道没有任何作用。专家建议多吃蔬菜和粗粮,蔬菜和粗粮在肠道能转化为乳果糖,还可以促进正常菌群的稳定生长。如果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使人体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这样就会引起严重的肠道问题。
    ①滥用益生菌类产品不一定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组卷:5引用:2难度:0.3

六、写作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处处是考场,有小考,也有大考;面对人生考试,有时春风得意,有时也可能铩羽而归。但不管怎样,你挥洒的每一滴汗水,你释放的每一份激情,都不会辜负你。因为它意味着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和朝着梦想的更进一步。
          请以“我看考试”或“我的考试”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组卷:8引用: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